操其要于上 分其详于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2-09-09   字体大小: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

——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出自南宋陈亮《论执要之道》。陈亮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宋孝宗乾道五年,他以布衣身份连上五书,力主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并提出一系列的抗金方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即《中兴论》《论开诚之道》《论执要之道》《论励臣之道》《论正体之道》。“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出自第三论,这句话启示人们做事在谋划时要能观照全局、抓住要领,操作中要分解任务、精细得当、落实到位。

  “操其要于上”,体现出一种系统思维,强调了做好战略谋划的重要性。《管子》有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生于虑”,就是要在行动之前仔细地谋划,对形势、大局等战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把握,并以此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等古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事先规划、谋篇布局的重要意义,可从日常生活中琴棋书画、文章写作中得以启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这是古人对弈棋之道的经验性概括。好的棋手,总是先要把握棋局发展的总体趋势,把能够左右胜败发展的“局”布好、“框架”搭好,然后再把每一个棋子落在最关键处。在书法创作中,单个字的好坏固然重要,但从一件作品的整体来说,字与字、行与行的排列与组合必然居先,这便是章法。绘画亦是如此,历来重视构图,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向背、藏露、显隐、参差等种种关系,唯有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竹。《孙子兵法》有言:“谋定而后动”,谋划是做事的前提,没有全局在胸,就很难拿出佳作、取得成就。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治大国者亦当如此。”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战略规划至关重要,往往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公元207年,暂居新野的刘备接受徐庶的建议,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成就大业描绘了一条包括内政、外交、军事在内的路线,未出茅庐就判断出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趋势。这篇对策,就是人人熟知的《隆中对》,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具有重要价值。“谋深,虑远,成之因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的长期发展有所规划,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分其详于下”,强调了抓好落实的重要性。谋划是起点,却不意味着目标的达成。古人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都是在提醒后人,要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做好谋划的同时不忘微末之功。《论衡》所言:“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这便是以筑屋和制药来进行类比,说明做事不能局限于谋划,而应身体力行。只有以极端认真、极端细致、极端负责的态度,把高远的谋划落实到位,把细微之处的功夫都下足,才能真正做成事、做好事。

  战略决定方向,落实决定成败。“操其要”与“分其详”相辅相成,要求既善于站在全局、大局的角度谋划蓝图,又善于从细微处、小节上扎实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句古语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战略思维,从大历史视野进行规划,咬定“现代化”这个目标不断完善发展蓝图,牢牢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国家发展按照稳定的节奏不断向前;同时,又注重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找准着力点,向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积小胜为大胜,把蓝图变为现实。

  踏上新征程,每一项宏大事业的推进,都要求我们“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既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落细落实、稳扎稳打,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起云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演变,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排除干扰,凝心聚力,坚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一定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辟我国发展新局。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