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身处脂膏要洁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15   字体大小: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公然叫板唐代李白、杜甫两大诗人的《论诗》,正出自清中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赵翼之手。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作耘菘),号瓯北,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常州)人。他长于文史,考据精审,持论明通,所著《廿二史札记》被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歌并广泛流传,与同时代的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赵翼年轻时即文名籍籍,以“捷悟”(才思敏捷)著称。他历任翰林院编修、广西镇安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等职,还曾担任广州知府,为官勤恳廉洁,深受百姓拥戴。在赵翼的仕宦生涯中,遭人嫉妒、拉拢甚至构陷之事不在少数,而他始终以清廉品行和铮铮傲骨示人,不随世浮沉,不竞逐富贵,官居高位却毅然致仕著书,终成名垂丹青的史学大家,在为官、为文两方面都堪为今人榜样。


赵翼像。简仁山作

  勤苦及第 谦虚清白

  赵翼早年家境贫寒,父亲赵惟宽是一名乡下塾师,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一家九口的生计。生活困难时,身为家中长子的赵翼还得带着弟弟拣烂菜叶充饥。尽管如此,赵翼却从未荒废学业,他从小聪颖好学,跟随父亲在外辗转读书,12岁时就能一天连写好几篇文章。

  然而,父亲的早逝,让这个原本穷苦的家庭陷入绝境。未满15岁的赵翼不得不挑起养家重担,代父授课。赵翼十分节俭,所得酬金“除买纸笔外,悉以养家,不敢用一钱”(清·赵怀玉《瓯北先生年谱》)。但一家人的生活依然难以为继,不仅要靠母亲纺织、弟弟做佣工贴补家用,还不得不卖掉老屋,以解燃眉之急。

  乾隆十四年(1749),赵翼迫于饥窘,离家北上,机缘巧合下受到刑部尚书刘统勋的赏识,被延请入幕,参与纂修《国朝宫史》。次年,他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主考官汪由敦甚爱其才,将之招入麾下,负责拟写应制和应酬诗文。汪由敦是当时公卿中诗书学问极深的一位。在汪家供职的数年间,赵翼尽览汪氏藏书,诗文也经汪公提点而大有长进。

  乾隆十九年(1754),赵翼通过了内阁中书(明清时期司掌宫中撰拟、记载等文书工作的官职)的选拔考试,正式踏入仕途。两年后,赵翼因文笔出众,被调入朝廷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当时正值清军西征,乾隆皇帝所下的汉文谕旨及与军需相关的奏折,大都由赵翼起草。在这方面,赵翼堪称驾轻就熟,他每一提笔,顷刻即成千百言,无不切中要害,深为朝廷倚重。更难得的是,他并不居功自傲,而是谦逊地博取众长,持续锤炼自己的笔功。有一年,赵翼被调到别处任职,军机处草拟文稿之事由他人代理,竟导致“事多延误”,赵翼不得不重新回来负责此事(参见杜维运《赵翼传》)。乾隆二十六年(1761),赵翼参加恩科会试(指科举制度中于正科之外,经由皇帝特许的开科取士),获探花及第,声名愈盛。

  赵翼入仕之初薪俸低微,但无论是纂修史籍,还是出任考官,他都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洁身自好,从不追求非分之财。当时,连县令之类的小官都有各种谋财“门路”,贪腐盛行,但在赵翼看来,“利之所在害即伏”(《瓯北集》),意即对利益的贪婪追逐之心,也是祸患的潜伏之地。因此,他选择坚守廉洁底线与清白志趣,做一名勤勤恳恳的京师文职人员。

  执政公平 拒绝请托

  乾隆三十一年(1766),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召见赵翼,肯定其工作能力,并寄予厚望,授其为广西镇安(今广西德保)知府。上任后,赵翼勤恳执政,事必躬亲,受到百姓拥护。他经常下乡访查,与民众打成一片。有时,他仗着脚力尚健,索性不坐竹轿,拄着手杖登山涉水,即便是深冬时节,他仍坚持巡访,“深山穷谷无不亲历”(《瓯北先生年谱》)。每到一地,乡亲父老、妇人稚童无不争相出迎。

  镇安地处西南边陲,山高皇帝远,民风淳朴,百姓们面对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敢怒不敢言。当地在缴收官仓稻谷时,有黑心吏胥强行以大筐进行称量,用“出轻入重”(百姓向官府借一筐稻谷50斤,其中包括筐重5斤,实得45斤;还的时候,连本带息,还要加上筐重,需归还65斤稻谷)的办法多收稻谷,中饱私囊。百姓无处诉说,只能忍气吞声。

  赵翼发现后,即刻命人制作了一架“公平秤”,置于公开场所,让百姓自己过秤,使得贪心吏胥无从染指整个称量过程。对于个别拒不执行新规的监仓奴和书吏,赵翼当即予以严惩,以儆效尤。民众不再遭受盘剥,纷纷举酒相庆,“城内外酒肆几不能容”。

  乾隆三十五年(1770),时逢广州知府空缺,两广总督李侍尧打算趁此机会,用这“肥缺”笼络赵翼。他派人传信给赵翼索贿:“李公已打算向朝廷推荐你,只需要你向他当面请求即可。”赵翼不愿靠“走后门”升职,加上李侍尧素有贪渎之名,更不想与其同流合污,于是断然谢绝。此举让李侍尧大为不快,另推荐他人补缺。没想到的是,乾隆皇帝早对赵翼青睐有加,下旨特选其为广州知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赵翼出奇的境遇及其为人的正派、高洁,令人叹服不已。

  赵翼接到调令时正在外巡访,当即启程前往广州,镇安百姓因此未能当面送别。当赵翼的家属随后离开镇安前往广州时,沿街家家户户都设香案跪送,以表达对清官的敬重和钦慕。赵翼在广州上任大半年后,还有七十多名镇安百姓长途跋涉四千余里来到广州,送上“万民伞”(清代百姓为颂扬地方官员的德政而赠送的一种伞器),再次致以感谢。

  自律甚严 著书传世

  赵翼初至广州,经过仔细查访,他发现广州作为清代中后期“岭外雄繁第一区”,经济虽十分繁荣,却是“旧俗尚沿刘䶮侈”(刘䶮为南汉高祖,荒淫残暴、极尽豪奢,最终国破家亡),知府府衙日用也较别处豪奢,惯例每月大办宴席,“蜡泪成堆,履舄交错”(《檐曝杂记》)。赵翼对此十分反感,坚决纠正歪风陋习,并写下“地当都会多盘错,身处脂膏要洁清”“竭民脂膏饱嗜好,不有人祸将天刑”等诗句,告诫自己愈是在灯红酒绿、珠光宝气之地,愈要坚守清白,要像吴隐之饮贪泉、包拯弃端砚那样严拒腐蚀,才不致堕落败坏。

  在广州任职期间,赵翼处事十分谨慎、自律甚严。每日用餐,不过三菜一汤;衙内宴客,大多让同僚代为应付,自己则坐堂处理诉讼,每日起码审定八个案子,常常至深夜也不得休息。其余时间,则巡访市场商铺,到周边地区视察民情,了解百姓所思所想,对原本欠妥的政策措施予以纠正,或亲自登上西洋舰,与外商接触,忙得“刻无宁晷,未尝一日享华腴”(《檐曝杂记》)。

  一次,官府捕得番禺海盗108人。按照清朝法律,凡江洋大盗,无论情节轻重,一律斩首。而赵翼心怀悲悯,秉持不枉杀、滥杀无辜的原则,细细分析案情,严惩主犯38人,其余“案情稍轻”的70人则仅作流放处理。

  乾隆三十六年(1771),赵翼升任贵州贵西兵备道(今贵州威宁),却不料此时有人上书构陷其在广州轻判海盗一事,害其被降职查办。赵翼本早有解甲归田之意,便干脆以奉养老母为由致仕,转而寄情于著书立言。

  晚年的赵翼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其未曾忘本,时常劝导家人勤俭节约。返回常州故里后,赵翼带着全家人着农家装束,与村民樵夫共话共饮。他将自己“田舍翁”的出身讲给孩子们听,从小培养他们“菜根须咬”的艰苦作风。嘉庆十九年(1814),赵翼染疾,饮食渐衰,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起坐观书,未尝竟日卧”(《瓯北先生年谱》),后病情加重,于八十八岁高龄平静病逝。

  就在辞官归隐后,赵翼写出了他最负盛名的史学巨著《廿二史札记》。在书中,他梳理阐释了“历代治乱兴衰之故”,以史为鉴、经世致用。他对各朝吏治尤为关注,认为一个朝代的吏治好坏,与施政环境和官场纪律有很大关系。“朝政肃,则刑余为吏亦能砥节奉公;朝政弛,则士大夫亦多贪纵。”意为在风清气正、纪律严明的环境中,无论大小官吏都不敢懈怠徇私;反之,则易滋生贪婪纵欲。

  赵翼还以明朝权倾一时、大肆贪贿的宦官刘瑾为例,一针见血地指出“贿随权集”,即权力不受监督,是腐败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无论是大臣还是宦官,一旦掌握权柄,都将吸引行贿者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输送利益。更严重的是,既得利益者还会“顾其门户”,阻碍制度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沦落为门阀工具的九品中正制即是如此。

  基于历朝历代的吏治得失,赵翼提出了许多耐人深思的观点:制度法令不能一成不变,而要随实际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反腐倡廉并非单一方法就能“包治百病”,而是由制度、法律、教育、文化风俗等多重因素互动相促的动态过程。囿于时代局限,赵翼虽无法给出整顿吏治的最终方案,但他的著作仍为今日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意义。


赵翼故居门前场景。资料图片

  【评说赵翼】

  赵翼以精于史学、考据而闻名,所著《陔馀丛考》《廿二史札记》享誉后世。但赵翼同时也是一名官员,在中央当过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在地方当过广西镇安府知府、广东广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并在云南参与过缅甸之役的军务等,同样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事迹。

  举《清史稿》其本传所载一例。赵翼在任镇安府知府期间,当地百姓往常都是用竹筐向社仓交谷,“以权代概”,以秤量的方式代替用概板刮平。后来,主管部门因为要买马接济滇军,“别置大筐敛谷”。一个“敛”字,道出了“民苦之”的必然结果。赵翼到任后,则“听民用旧筐,自权,持羡去”,不仅允许百姓沿用旧筐,亲自过秤,而且让百姓把盈余的部分拿走。这一来,令百姓感激不已,以至于赵翼“每出行,争肩舆过其村”,争着用肩舆抬着他经过他们的村落。

  用今天的话来表述赵翼此举,可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而用《五灯会元》中的说法,叫作“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镌顽石,即刻石碑。石碑与口碑是两个事关颂扬的品种,前者是有形的,通过把颂扬文字镌刻于石质材料之上,以期不朽于后世。后者是无形的,属于人们口头、行为上的嘉许,所谓不胫而走。相对而言,无形的口碑无疑更接近客观真实。南宋曾极有《金陵百咏》,其中的《没字碑》咏道:“漫漫荒地浸绿芜,残碑一丈载龟跌。当年刻画书勋伐,雨打风吹字已无。”不就很难说他在“就事论事”之外,没有其他的意味吗?

  赵翼在学术上的成就辉煌耀眼,其宦海生涯中锐意革新除弊、为民利民的作为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他这样做了,历史便书写了这一笔。古往今来,口碑如何理当作为考察官员的标尺之一,因为它等于纳入了民意。

  ——潮白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