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求实效 实心实意为人民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09-07-14   字体大小:

邓伟强,广州市海珠区委书记兼区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今天的海珠,国际会展中心、新电视观光塔等现代建筑雄伟多姿,路桥四通八达,绿水环绕,绿树成荫,居住环境舒适优美。

曾经流传“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的景况已一去不复返了。海珠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的背后,透视着一位实在人清廉为民、勤政务实的从政历程。

“多干实事,少说空话”,这是邓伟强的从政座右铭,务实的作风始终贯穿于他的工作和生活。实话实说是他的语言特征,实心实意是他的待民之道,讲求实效是他的处事风格。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海珠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的过程中,这位质朴诚实的书记用他简朴的语言,勤政的形象,务实的风格,对人民深厚的感情,以及为民担忧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同志,温暖着全区百姓的心。

“不能为民办实事,还谈什么执政为民”

邓伟强把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始终摆在海珠发展的首位,并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工作标准。他说,“领导表扬我没用,关键是要群众满意”。海珠区是个人口大区,有140多万常住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为140多万人做好服务不是件容易的事。民生、市政道路、教育、治安是他上任首抓的四项民心工程。

前些年,每年区的“两会”反映最多的就是“断头路”、市政设施等问题。上任伊始,邓伟强就从改善群众的出行环境、居住环境入手,先解决“断头路”问题。他不怕暴露海珠的弱项,主动向前来调研的市领导汇报城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专门带去看海珠最烂的路街,争取到市的大力支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6条道路,贯通了“九纵九横”路网,完善了一批支路及内街路网。海珠区的绿化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近年建成6个公园。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了,休闲场所也增加了。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以往海珠区由于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才,严重影响海珠区教育质量。邓伟强同志多次组织深入基层调研,详细了解了教师工资待遇情况,为让教师收入达到公务员水平,区财政投入3.15亿元,连续五年提高教师收入,有效地稳定了教师队伍

海珠区的中考成绩从原来的全市倒数第二名上升为第二名。治安也是群众关注的重点。海珠区外来人口多,城中村面积占全区面积近三分之二,治安形势比较严峻,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为了整治治安环境,他积极探索,推进围院式小区建设,组建好群防群治队伍,并率先在全市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任务,形成了覆盖全区的治安防控网。现在抢夺案、抢劫案少了,入屋盗窃案少了,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了。2008年海珠区“两抢”、“两盗”案件比上年分别下降41.1%和14.7%,群众对治安满意度达87.3%。

为民办实事还要落实到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邓伟强对区领导班子成员说过:“我们干部的眼睛要向下看,要经常想到群众。”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里,为民排忧解难。有一次,他到一家改制企业调研时了解到,区、街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因无钱为离退休人员一次性缴交医保费用,有的退休人员每月仅能拿10元医疗补助,退休职工有病不敢去看。他迅速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决定由区财政借款9300万元为6502名退休职工一次性缴费参加医保。海珠区参加社会保险“五险”总人数从2005年36.4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84万人次。

在海珠区还有一些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有一年中秋节,邓伟强带了“七星伴月”月饼等慰问品去龙潭村慰问困难群众,一位老伯感动得流着泪说:“我从没吃过这么好的月饼”。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要求所有干部要真正关心困难群众,要反思平时对群众的关心是否到位,所有特困户都要上门慰问,对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特困户送电视、电脑。去年全区共送给特困户电脑225台、电视326台。一次,他冒雨到街道调研,了解到赤岗街一困难党员本人失业、妻子下岗,生计非常艰难,而且是两家人合住一间小屋,小孩则住在房屋转角处临时搭建的铁皮屋,雨点打得铁皮屋顶叮咚作响。看到这个“零就业”家庭的状况,邓伟强一阵心酸。他马上打电话为这位困难党员联系好工作,其妻也被安排到街道工作。事后,邓伟强专门组织对全区困难党员进行摸查和统计,从区财政拿出100万元,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困难。组织暂时没有工作的困难党员参加社区义务治安巡逻等工作,每月给予500元补贴。为民办实事还必须讲求实效。他要求党员干部立竿见影解决问题:“一次能办好的事,就不能让群众跑两次。”以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要跑三趟,现在来一次就能办好。位于工业大道西面的庄头公园,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好了建设规划,由于各种原因,该工程的规划图纸在墙上一挂就是20多年。在邓伟强的积极协调和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庄头公园建成了,附近30多万居民群众有了休闲、锻炼的场所。区一位老人大代表动情地说:“我从黑头发盼到白头发,就盼建成庄头公园。20多年过去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在邓伟强眼里,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了抓好这些“小事”,他经常“一竿子插到底”。去年下半年,在书记大接访时,邓伟强得知区卫生系统退休人员代表要求落实福利待遇后,提出:“从优、从快、从宽解决民生问题。”他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摸查和研究,采取三项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一是按照市的政策落实医务人员的待遇;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租由区财政承担;三是每年增拨1800多万元发放医务人员补贴,并在今年春节前将补贴发到2300多名医务工作者手中。原先准备上访的400多人为了表达谢意,每人都拿出一毛钱凑起来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区委、区政府。

“领导实了,下面就不敢搞虚的”

不喊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这是邓伟强书记对全区干部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他认为领导带头做到,才能服众。他说,“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说了不干,等于白说”。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他习惯于把办公点移到第一线,坚持靠前指挥,做到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在2008年春运应急工作中,他带领区领导班子日夜在琶洲安置点坐镇指挥,疏导旅客近20万人,实现了安全、平稳、高效、有序的目标。2008年9月,强台风“黑格比”吹袭广州,珠江外江水位超警戒线1.85米,为几十年来少见。海珠区石榴岗河、黄埔涌、海珠涌、西江涌等多条河涌陆续出现水漫河堤的险情,情况危急! 接到灾情报告后,邓伟强迅速赶到险情最严重的琶洲街广渔、新洲社区,现场指挥抗汛抢险工作。当时,部分街巷浸水较深,出于安全考虑,三防办的同志建议他等雨小了再去社区查看,他断然拒绝说:“现在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紧急时候,怎么能等?”他冒雨,涉水组织力量将200多名受灾群众救援出来安置在宾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流泪要向他下跪,邓伟强连忙扶住老人,老人拉着他的手哭着说:“我单身一人居住,孩子都不在身边,又有心脏病,开始水浸时,真担心闯不过这一关,幸好有党和政府派人把我背出来。”
“在百姓面前心软,在原则面前心硬”,“得罪少数人,换来百姓心”,这是他敢于坚持原则、明辨是非的诤言。在一次处理27栋共2万多平方米违法建设时,他多次收到恐吓,但却丝毫没有退缩。拆违当天,现场有人以跳楼、投煤气罐相要挟,正在中山纪念堂参加市会议的他闻讯后立即从会场赶到现场,据理说服,沉着指挥,硬是稳定了局面,确保了强拆任务顺利完成。诸如此类的拆违现场,群众会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正因他的坚持原则,近年来全区共拆除各类违建155.7万平方米。全国第九次卫星拍摄显示,海珠区的违法用地为零。

近年来在海珠建设的重大工程比较多,征地拆迁量大,难度也大。邓伟强在组织推进这些工作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涉及840户村民的官洲国际生物岛征地拆迁工作中,他组织工作队共3批300多名干部驻岛逐家逐户开展工作,与村社干部群众共同算经济发展账,并采取分组包干、列出进度表、每周通报等方法推进动迁工作,全岛村民签名支持征地率达到99.4%,目前官洲征地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在一个项目的征地拆迁中,有2万多平方米违法建设倒签办证时间,当事人想按拆迁标准获得补偿。他提出,当事人办证时间是1996年,而当时航拍显示是空地,因此不仅不能补偿,还要对其弄虚作假追究责任。多年来海珠区坚持依法征地拆迁,在官洲岛、新?南路、科韵路等建设中为国家节约了一亿多元补偿资金。海珠区坚持依法依规、依情依理做好拆迁补偿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评。

邓伟强常对区的干部说:“干部干部,就是先干一步。” 他给自己定下了基层调研“四不”规定,即不预告、不踩点、不扰民、不要属下陪同,经常轻车简从,深入街道、社区和窗口部门检查工作,经常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及节假日时间巡查内街内巷。创卫期间,有一天早上六点多钟,他发现有条道路有乱摆卖,立即通知街道整改,并在第二天一大早又去查看整改效果。有一次他到某街检查工作,看到一个批发市场环境卫生脏乱差,马上要求整改。下午该街道报告已整治好。当天晚上,他再去检查,发现整治并不彻底,于是督促街道立即整改,并在全区通报批评,此事深刻教育了全区领导干部。在邓伟强这种较真劲的影响下,全区形成了求真务实、踏实干事的良好风气。

 “做人要清正,做事才有底气”

“如果自身不正,怎么去管别人?”作为区委书记,如何用好权力,带好队伍,是邓伟强经常思考的问题。

邓伟强到海珠区工作6年多,他没有插手区里的任何工程,没有给部门打过一声招呼、批过一张条子。为了接受监督,他在全区干部大会上说:“我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同学在海珠区做生意、做工程,如果有人打着我的旗号来,那都是冒充的,一律不予理睬。”这些年来,海珠区积极推行市政设施管理社会化,全区每年3000多万元的市政设施管理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他对区治水工程提出:“招投标工作一定要做到‘零人为因素’。”由于严格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投标,投标者感叹说:“来海珠区投标,不用求人,找谁都没用。”为了抓好第一线防腐工作,他还建立了区检察院、区治水办“治水防腐”工作联系点,在全省为首例。
“顶住一次,清净一生”。这是他在工作中顶住各种拉关系说情压力的经验之谈。他说:“对说情、拉关系的,一定要顶住第一次,不能让人打开缺口;顶住第一次,他以后就不敢再来。同时,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对于收受钱物,千万不能有第一次。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一定会出问题。”邓伟强的清廉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从不允许区的干部或企业老板到自己家里,要求有事直接去办公室找他。有些干部为了得到提拔,会想尽办法“活动”。一次,有个干部到他办公室里放下一个装了钱的信封转身就走,邓伟强马上叫住他严厉地说:“请你拿回去,否则我把钱从窗口丢出去让全大院的人都知道。”随后语重心长地教导他:“如果你有能力、符合条件,不用找谁,组织会重用;否则,找谁也没用。”对一些干部和企业送的钱物,邓伟强全都交由办公室人员退回。邓伟强生病住院,严格要求办公室的同志不准透露出去。对于个别知道情况的干部想来看望,他一概谢绝。在邓伟强的影响和带动下,区班子成员都能做到廉洁自律,按规定办事。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邓伟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落实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他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对权力和资金的监督制约机制。2007年4月,海珠区首开先河,在广东省区(县)一级率先派驻纪检组长,向区农业水利局、建设局等11个管工程、财、物的单位派驻纪检组长,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把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做法得到了省、市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邓伟强注重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经常告诫青年干部:“一定要学会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抵御各种诱惑。”他多次在区委党校给全区领导干部上作风建设课。他经常与区纪委领导研究工作,并提出要求:“要多在宣传教育上狠下功夫,不要等到我们的领导干部出问题了,才去查处他们,那样我们的代价就太大了”,“要多用身边的事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正是出于这一理念,海珠区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和廉政文化建设:2008年被广州市确定为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示范区;区与广州大学在市76中学、市78中学和昌岗中小学建立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廉洁文化研究基地,被评选为2008年“全国十大廉政文化事件”。
邓伟强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到海珠区工作后,他当得知一个基层单位在报政府审批前就擅自将一处930平方米的国有资产物业变卖,并正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后,他立即进行协调制止产权交易,保住该物业。目前该物业的总价值从原来776万元上升到2000多万元,租金由每平方米57元提升到252元。2008年5月,在他的协调下,追回了2000年被非法转移的三处房产物业,建筑面积共计3047平方米。在全面摸查全区资产情况下,他督促制订了《海珠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海珠区区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国有资产总额从2002年的29.6亿元增加到现在的45.2亿元。

作为区委的一把手,权力大,责任也重,但他不滥用个人权力,而是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凡是重要事项、重大决策、重点建设工程、大额度资金使用,都按制度经过区党政班子或区一级班子集体研究决策。2007年邓伟强在中央组织部的研讨会上介绍了海珠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做法。2008年市委组织部确定海珠区作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唯一试点单位。

滨江如画瀛洲翠,海珠明天更加美。邓伟强同志经常讲,“海珠是广州的一个区,我们要服务和服从广州这个大局”。“海珠区的工作是大家干出来的,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的有力支持,这是实话。”邓伟强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