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欠水:在“光明行动”中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1-11-17   字体大小:

  见到陈欠水,是10月26日7时在福建省惠安县汽车总站。

  陈欠水要在这里乘坐中巴车,赶往40公里外的泉州180医院,那里有他昨天刚刚安顿好,今天要做手术的25名白内障患者。

  南国的深秋凉爽宜人,但匆匆徒步而来的陈欠水那古铜色的脸上却挂满晶莹的汗珠,深灰色的衬衫也渗出了汗水。

  这就是陈欠水——一位矮矮瘦瘦的67岁的老人?这就是陈欠水——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8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没错,这就是陈欠水。”同行的本报驻福建记者站站长陈晓声像是解疑释惑。知道陈欠水的名字,多亏了这位资深记者在本报发表的两篇报道。这次到惠安他无意中提到陈欠水今天有一项“光明行动”,便决定前往采访。

  陈欠水的“光明行动”由来已久。早在惠安县“老区办”和残联任职下乡过程中他就发现,乡下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患有白内障,但无条件医治。2005年6月退休后,他下决心帮助这些患者。他自学鉴定白内障的方法,提供上门诊断、手续代办、来回接送、联系手术、术后保养、手术补助等“一条龙”服务。2007年,福建省组织实施“光明工程”,免费给白内障患者做手术,他的信心更足了。

  6年里,他骑车7.8万公里,走访白内障患者1.2万多人,帮助1500多人重见光明。今年,泉州市残联安排给惠安县的手术名额是210个,他多方努力,现在已成功为400人手术。

  到站下车,跟着陈欠水匆匆的脚步走进180医院病房。了解了患者术前综合情况,8点30分,陈欠水将第一位患者送进手术室。这时,他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涂岭镇寨后村张灿大娘,90岁;最年轻的黄塘镇黄塘村郑哲雄也64岁了。在郑哲雄病房,他感慨地对记者说:“要不是老陈到村里去查,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白内障。去年我左眼做了手术看得见了,这次我是手术右眼。”张灿大娘知道陈欠水来了,颤巍巍地站起来拉着他的手,眼含着泪对记者说:“如果不是欠水三番两次到家里跟我和家人做工作,我都想就这样等死好了……”

  给白内障患者手术前,要进行检查,条件成熟的才能手术。“十一”期间,陈欠水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初检,筛选了183名患者,这些患者要分三批手术,这次是第一批。 眼科护士小郑感佩地说:“老陈初检技术越来越精了,昨天送来经他初检的27人,有25人符合手术条件。”眼科主任李学喜也赞叹:“老陈可以当半个眼科医生了。”

  中午12时,手术继续。记者想请陈欠水吃顿饭,以表敬意。陈晓声和赶来的惠安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原惠安县纪委宣教室主任曾清海说,老陈对自己有“三不准”铁纪——不准吃饭不交伙食费,不准接受招待性吃请,不准接受礼物,这“三不准”他一直坚守,“这顿饭恐怕你是请不成的。”

  陈欠水在任时经常骑自行车下乡帮贫助残,一骑就是17年。曾清海和陈晓声为了感受他的酸甜苦辣,曾与他一起蹬车96公里,走了5个乡镇10多个村,访了几十户残疾人家庭。“当天早晨6点半出发,晚上8点半才回到家,差一点就趴在半道。中午想请陈欠水吃饭,被陈欠水谢绝了:‘我不能破了自己定的规矩。’”二人至今都无法忘记那次经历。

  午后1时,刚做完手术的陈目里老人坐在病床上,眼巴巴望着其他老人在子女的照顾下进餐。她没有子女陪同,孤身一人来到医院。陈欠水看在眼里,明白老人的心思,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一份热气腾腾的蛋炒饭给老人吃。老人拉着陈欠水的手哽咽得不知说什么好。

  下午3时,所有患者的手术都结束了,陈欠水这才点了份清汤面,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确实饿了。

  “老陈,不能再这样拼命了。”了解到陈欠水现在患有慢性结肠炎伴息肉,且血糖及转氨酶偏高,记者一行便试探着劝他。“停不下来了。一天不为群众办实事,心里就空荡荡的。”陈欠水笑笑。

  11月15日,记者打电话询问第二批、第三批患者手术情况。陈欠水欣慰地告诉记者,两批患者术后情况均良好。曾清海打来电话说,11月8日和9日,惠安下起大雨,陈欠水又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几个村,筛选了9名可手术的白内障患者……

  如何表达自己的敬仰呢,对这样一位只讲奉献的老共产党员?唯有写下一句祈愿:与惠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林振海交流的想法能够变成现实——让年轻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参与进来,让陈欠水的单独奋战变为团队攻坚,让陈欠水精神在年轻干部身上发扬光大……

  红色档案

  陈欠水,1945年出生,1964年参军,1966年入党,1982年转业,先后任福建省惠安县打击走私及投机倒把办公室副主任、“老区办”主任兼民政局副局长、残联理事长,泉州市残联副处级干事,惠安县人大常委会助理调研员。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个人”及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公务员”、“十佳职业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退休前的17年,他走访1.6万多名残疾人,扶持困难家庭1300多户。2005年6月退休后,他走访白内障患者1.2万多人,帮助1500多人重见光明。本报曾刊出《党员陈欠水》、《陈欠水:扶贫助残不了缘》。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