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便衣大队大队长刘绮玲
刑侦女警、“陀枪师姐”,47岁的刘绮玲带领着40多名男民警,将一支便衣大队打造成广州市黄埔区维护社区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回想起农民工夫妇看见失而复得的孩子那喜悦的泪水,嫌疑人因为对她信任而走出大山重新做人,犯罪分子因为她努力破案而受到法律惩罚时,刘绮玲觉得,这辈子做警察就是“值”!所有付出就是“值”!
“侠骨柔情两相宜,巾帼不让须眉时!”这正是刘绮玲的真实写照,她正是在侦查战线上锻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广州警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良好精神风貌。
刑侦女警:两辞“照顾”专注刑侦20年
刑事侦缉,从来都是男性世界,男警员冲锋陷阵。而刘绮玲19岁那年成为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的一名女警以后,逐渐打破这个界限,几经申请成为了一名女刑侦。让同事们惊讶的是,她还两度婉辞“照顾”,一心扑在最考验人的刑侦事业,一做20年,一点都不输给男同事,甚至做得更棒,一步步打拼到大队长岗位。同事们个个心服口服,对刘绮玲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玲姐好样的!”。
刘绮玲的“传说”,自从警开始就不断流传——分配到黄埔分局后, 刘绮玲主动请求去当时路途最远、治安最复杂的南岗派出所,安排她做了四年户籍民警。之后,她去了市公安干部管理学院脱产学习两年。1994年,毕业后回到派出所的刘绮玲再次提出要到刑警中队工作,这一次所里同意了,刘绮玲开始了她20年的侦查破案工作生涯。
1997年,刘绮玲调入分局刑警大队,历任侦查员、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2010年9月任刑警大队政委,主管思想政治工作,分管侦办“两抢”、诈骗、强奸及督办案件等业务工作,2012年12月任便衣大队大队长,一直战斗在侦查破案第一线。至今,刘绮玲直接参与打掉犯罪团伙1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20多人,破获刑事案件2300多宗,其中命案侦破近百起,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及人质35人。
2006年2月11日晚,刘绮玲带领专案组民警在天河区某饭店一举抓获董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随即,12日凌晨2时许,专案组再接再厉,对刚刚从东莞作案后回到黄埔客运站附近一无牌修理厂的5名疑犯实施抓捕。抓捕现场,疑犯乘坐一辆出租车仓惶逃窜,民警穷追不舍,将5名疑犯截住。疑犯妄图跳车逃窜。刘绮玲率先冲出,跳下尚未停稳的警车,直奔疑犯乘坐的出租车,堵住疑犯已经打开的车门。疑犯见其是女性,困兽犹斗,亡命反抗,强行挤开车门。疑犯身高一米八多,身材结实,一记重拳正中刘绮玲的脸,刘绮玲顿时眼冒金星,后脑着地,重重地摔在水泥马路上,但她仍死死将案犯拉住,其他同事上来,将案犯抓获。侦办此案,刘绮玲的脸部和头部被撞得淤青,肿起一个大大的包,却一举抓获11名疑犯。
廉洁为民:绝不允许办“人情案”“关系案”
从一名普通民警到负责单位全面工作的大队长,刘绮玲深知警察所面临的诱惑和风险,穿着这身警服从事这个职业就有诱惑,心里明白这诱惑是冲着权力来的,但明白权力是人民给的。作为团队带头人,不仅要坚定政治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始终忠于国家、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还要时刻牢记,作为人民警察、人民公仆,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必须维护个人的良好形象。
她还清楚地认识到,组织把她安排在领导岗位上,就要维护好单位和自身的形象,既要自己廉洁,给民警做好表率,又要严格管理,保持队伍廉洁。
刑警和便衣民警经常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的第一线,专业性强,面临的各种诱惑也不少,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足够的拒腐防变能力,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站稳立场,永葆本色。刘绮玲特别注重与民警直接交心,经常提醒单位的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廉政要求,更是“逢案必提、逢会必讲”。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刘绮玲深刻认识到执法规范化建设与廉政建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相辅相融,互为支撑。在刑警大队担任政委期间,她坚持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亲自建立完善了涉案财物管理、案件网上审批、民警执法质量考评等执法工作机制、制度,有效确保了案件质量关、监督关,从源头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的出现。由于注重加强执法办案制度的落实,执行主办案件的责任制,确保了刑警大队的案件质量过关,执法行为规范,经得住审核。担任便衣大队大队长后,刘绮玲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大队“一把手”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所肩负的抓队伍管理、抓廉政建设的责任,不但硬功(打击破案)要过硬,软功(思想意志)也同样要过硬。围绕便衣侦查工作的办案环节、廉政风险点,建立完善了便衣民警廉政办案、廉洁从警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筑起了便衣战线廉政建设“防火墙”。
2013年8月,便衣大队打掉了一个犯罪团伙后,嫌疑人的家属通过社会关系找到刘绮玲“求情”,甚至想诱以钱物,希望“摆平事情”。刘绮玲当即严辞拒绝,并告诫嫌疑人家属不要轻信社会人员,避免被人诈骗钱财。在她心里,“绝不允许办人情案、关系案,这是从警底线,这是铁的纪律”。
在刘绮玲的言传身教下,大队民警的廉洁自律之风日益浓厚,队伍不断健康向上发展。
工作出色:既当指挥员又战斗在一线
如果你以为刑侦女警、“陀枪师姐”定是英气十足,甚至是强悍的,那刘绮玲会让你直呼“大跌眼镜”。她短发细眼,身材略显瘦小,虽然比47岁的真实年龄显得年轻,但若走在茫茫大街上,一点也不起眼。可她,真真切切从事侦查破案工作整整20年,亲力亲为、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而且成绩骄人。
谈起侦查破案,一直在第一线摸爬滚打的刘绮玲深有体会:直接与犯罪分子面对面斗争,仅靠勇猛远远不够,更多的时候,耍个“回马枪”等机智战术不可少。
在刘绮玲担任便衣大队长不到半年,黄埔区等地陆续发生了多起盗窃货车柴油的案件,这些“油耗子”共有两个团伙,不时深夜驾驶改装过的车辆,以停放在公路边的大货车为目标,使用铁钳电钻等工具打开油箱,再用抽油设备盗取柴油。2013年4月26日凌晨,刘绮玲与专案民警一起,对其中一个犯罪团伙进行追捕。该团伙成员驾车逃经天河区黄埔大道隧道时,把偷油的油箱打开,放出大量柴油洒到地面上,地面变得湿滑,导致警车轮子在路面上打滑,非常危险。为保证安全,刘绮玲只得下令暂停这次追捕行动。一天之后的凌晨,另一个犯罪团伙出现了,刘绮玲立即组织民警对嫌疑车辆进行跟踪并伺机抓捕。凌晨3时许,嫌疑车辆进入京港澳高速太和收费站出口,刘绮玲带领民警驾驶4辆汽车对嫌疑车辆实施包围,要求民警沉着冷静、果断出击。然而,嫌疑人员竟驾车猛烈撞击警车和路旁行人,企图夺路而逃。眼见嫌犯凶悍拒捕,民警果断鸣枪示警,但嫌疑人依然猛烈撞击围堵车辆企图逃跑。危急情况下,民警依法开枪,击伤两名嫌疑人,并将他们抓获。在完成此次抓捕行动后,刘绮玲与专案组民警仍然继续在太和收费站进行秘密伏击,成功打掉另一团伙。果不其然,当天6时10分,一辆白色商务车快速驶近收费站,当嫌疑车辆减速进入收费站之际,刘绮玲立即下令采取行动,利用前方的大货车把嫌疑车辆逼停,一举将车内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还有一次要抓一个犯罪嫌疑人。这个人可不简单,年轻力壮,手臂老粗,练过多年功夫,一般人四五个不是他的对手。刘绮玲和一男同事扮作“夫妻”,牵着手,有说有笑走过去,乘其不备,男同事扼住嫌疑人的脖子,刘绮玲抱住嫌疑人的膝盖,合力将其掀倒,埋伏在附近天桥上的同事迅速冲过来,把嫌疑人捉拿归案。
无论是蹲哨伏击、追捕擒拿,还是分析案情、审讯嫌疑人、千里追逃,刘绮玲都巾帼不让须眉,和所有的男同事没有什么两样。确切地说,她比很多小伙子更能战斗,更能吃苦,更加心思缜密。在全市侦查破案战线上,像刘绮玲这样既当指挥员,又是直接参与一线抓捕等具体工作的战斗员,可称得上是女警中的佼佼者。
在侦破2010年穗东“7.12”重大抢劫案中,从7月12日发案至7月28日破案整整16天的时间里,刘绮玲带领分管中队民警早出晚归,日夜奔走在城中村的特定角落,或盯梢、或访查、或守候,有时在又脏又臭、蚊虫出没的草丛中进行伏击,一呆就是近6个小时。连日的坚持,男同事的身体也吃不消,有的感冒了,有的发烧了,病情最重的是刘绮玲,发烧腹泻,头晕脑胀,周身无力,急需住院治疗。但是,刘绮玲深知,抓捕时机稍纵即逝,犯罪分子不待民警休整完毕早已逃之夭夭,不仅前期辛劳全功尽弃,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丧失刑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刘绮玲吃片感冒药、退烧药片后,又第一个出现在城中村的某个角落,继续走访伏击。在她无言的感召下,同样生病的男侦查员们也个个轻伤不下火线,投入到海量的走访排查、昼夜的伏击中。7月28日晚,抓捕时机终于成熟,在刘绮玲第一线的周密部署下,专案民警兵分多路,分别在天河区柯木塱市场附近、小新塘、广汕路等地同时抓获徐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成功侦破市局局长督办的这一宗大要案。
尽职守责:日以继夜誓做打击犯罪的“尖刀”
有人曾经给刘绮玲算过一笔帐,如果一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算,她每年肯定工作不下“500天”,工作强度即使是男人也自叹不如,刘绮玲却毫不言苦。
2008年的春运,广州火车站人群高度聚集。刘绮玲和她的大队全体同事都齐齐上阵,筑起了人墙。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有的同事靠着垃圾筒就睡着了。她累得腰直不起也弯不下。刘绮玲的岗位在高架桥下,桥上滴下的雨水将警服淋湿了,鞋子也进了水,冷得发抖,脑袋木木的几乎没什么知觉了。后来一撤回单位,累得话都懒得说,澡也没洗,脱了湿衣服就直接钻进被子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发现头痛欲裂,重病一场。
在单位,小伙子都尊称刘绮玲为“玲姐”,是她把便衣大队带成“尖刀”,他们经常开玩笑说:“玲姐,就是做了我们领导的大姐,自己人。”作为一名侦查队伍的管理者,刘绮玲坚持做到侦查员战斗到哪里思想工作就做到哪里,暖警心、凝警力;她还十分关心涉及民警切身利益的事情,对民警个人及家庭信息做到了如指掌;对民警家属就业、老人健康、小孩入学等问题,积极利用组织的关怀尽力协调解决。正是这样一份难得的深厚的战斗情谊,正是在刘绮玲这样过硬的工作魅力及表率极强的个人魅力的促进下,这无论是在外追逃,还是在侦查一线,都得到极大体现,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使整个团队迸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近年来,便衣大队每年的工作业绩都在分局名列前茅,辖区“飞车抢夺”发案呈现低发态势,2014年1-8月,黄埔区的“两抢”警情更是同比大幅下降39.8%,黄埔便衣大队成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街面犯罪的一把“尖刀”。
而在警民关系的处理上,刘绮玲充分显示了女警的柔情与母性。
在黄埔区警方开展“结对子”活动中,黄埔区双沙社区的困难户、“老革命”岑老,是刘绮玲所在刑警大队的“结对子”帮扶对象。刘绮玲每到节日时分,或者工作空闲之余,总是前来拉拉家常,搞搞卫生。2012年,刘绮玲因工作调动到便衣大队工作,岑老不再是她的“结对子”对象,但刘绮玲还依旧经常前往探望。“结对子”八年过去了,刘绮玲在岑老家人眼中俨然成为了亲人,每次过年相聚,他媳妇总会说:“真是谢谢你了,年年都来看他。”前不久,老人家去世了,刘绮玲专门去参加追悼会,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家属都非常感动。
在开门评警大走访中,刘绮玲多次深入辖区沙步社区走访群众。有一次,她来到辖区一个何姓的住户家中,对家里的情况感到十分吃惊:家徒四壁,一家四口人就挤在小小的二十平方小房子里。一个小伙子在光线阴暗的房间里看书。后来她问了何某,何某说自己是个打工的,一家人辛辛苦苦供儿子读书,如今大专毕业了,却因为就业形势严峻找不到工作,这成为了家里每一个人的心头大石。刘绮玲在与小何聊天过程中,得知他学的是机械类的专业,而且感觉为人踏实。她把这事记在心里,几次托亲戚为小何找工作。亲戚很奇怪地问她,这家是你什么人?!不过还是帮她到处联系,后来小何进了广州本田厂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还被厂里选去当兵,成为了培养对象。何家人十分感激刘绮玲的大力帮助,多次说要请刘绮玲吃饭,每次都被婉言谢绝。
理解万岁:家一直是她的温暖港湾和坚强后盾
由于肩负着第一线侦查破案任务,刘绮玲常常不分昼夜连日作战,一个星期不能回家是常有的事。“孩子从两岁半读幼儿园,到读大学,基本上都是在寄宿学校中度过。”刘绮玲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儿子,对此她一直很歉疚。
儿子年幼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学业,她只能将儿子送到寄宿学校托管。自从儿子去了寄宿学校,母子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一次,刘绮玲因为侦办一起抢劫系列案,与儿子已经三个星期没见面了,她只能通过电话与儿子谈心,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没办法,没时间没可能去带他,我们都要工作。”
跟其他当妈的一样,刘绮玲最牵挂的就是这个儿子。茶余饭后跟朋友、同事聊天,她都喜欢唠叨她的宝贝儿子:“高考填志愿那会儿,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三天,决定报广州医学院。现在可好,都快毕业了,却发现这个专业自己不喜欢。我都为他着急。”
由于夫妻俩都从事公安工作,平时都很忙,加班、出差特别多,夫妻聚少离多。同样身为警察的丈夫给予了她最大的理解和体谅。在2010年的亚运安保工作中,她和同样是警察的丈夫整日奔走在亚运战场,一天、二天、十余天,夫妇双方回到家里都似走马灯一样,他归家她安保,她一进家门他却要再一次赶赴安保岗位,特别是在海心沙主会场开幕式安保工作时间里,他们夫妇有时连续工作近18个小时,虽近在咫尺,却难以见面,默默守望。
分局还一直传说着刘绮玲和丈夫合作搞出个“中国第一”的故事。 1999年,黄埔区发生一起特大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6亿元,黄埔区政府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刘绮玲的丈夫就是当年经办此案的主办人员。同年12月,专案组获悉线索,得知该案两名主犯曾某和郑某已被泰国警方抓获。消息传来,专案组如释重负,摆在面前的就是如何将疑犯引渡回国。由于案件特别重大,且涉案疑犯中有女性,为保证引渡工作顺利进行,专案组需要一名有办案经验的女警。这个重任落在了刘绮玲身上。整个引渡刑事犯的手续复杂、繁琐,并非常人想象中那么简单,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刘绮玲与丈夫先后八次飞赴泰国工作,面对吃住条件差、水土不服、办案受阻等困难,他俩一一克服,默默忍受,于2001年5月成功将该案两名主犯引渡回国。据查,中国与泰国建交以来,引渡刑事犯尚属首例。
至今,刘绮玲还记得当年面临着当警察还是去海关的选择时,是“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多一点正义得到伸张”的想法让她最终从了警。如今,她已经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广州“十佳女警”、“南粤巾帼十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众多荣誉。“我不改初心,也从未动摇过从警信念!”刘绮玲说,对得起人民的信任,维护辖区的治安稳定、保一方平安,将是今后不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