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⑦|30年前的信件:一封被退回的家信 前行路上的指南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16   字体大小:

  你的父母曾用何种方式教导你的人生?对于广州纪检监察组干部刘江而言,父母的谆谆教诲以及严于律己、勤于修身的家风家教要从30年前那封被退回的家信说起。纸张虽已泛黄,但仍时刻启迪着刘江用心走好人生之路。这封信也被刘江视作“传家宝”,小心翼翼珍藏着。

 图片

  刘江写给父母的家信

  小小笔画背后的做人之道

   “爸、妈,九月份连报销报到的差旅费,现在手头有1200块钱,由于还要留点钱用于国庆、八月十五及自己的生日,所以先寄上300块钱,以表为儿的一点心意……”这是1993年9月11日,刘江写给父母的家信。彼时,刚从军校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广州军区牛田洋生产基地工作的刘江,领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工资,他激动地提笔写信给父母。

   “你看,当时这封信中,我的字写得实在太难看了。父亲专门用红笔对逐个笔画作点评,之后又将信退回给我。” 刘江回忆道,回信中父亲对他的字迹作出五点总结:“笔划不到位、字体不端正、头小脚大、高度不够、走之旁写得不正”。

   小小的笔画背后体现的是做事的态度,也见证着刘江一家良好的家风家教。虽然已过去了30年,但每当看到信中那些被父母纠正的笔画,刘江就会想起父母的叮咛:“练字写字要一笔一划方方正正,做人做事要一点一滴清清白白。”“想起父亲亲身示范一笔一划给我回信的画面,我就知道未来不管去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按照父母的要求端正品行。”刘江说道,“系好人生第一颗钮扣”,是父母对初入社会的他提出的要求。

 图片

  刘江父母的回信

  件件书信背后的无限爱意

   从参军入伍到参加工作,刘江已离开父母在外打拼三十多年。这些年来,每当迷茫困惑时,他都会写信给父母诉说心中的想法,这成为两代人之间表达爱意的“固定科目”。谈天说地、见字如面,30年来持续送出的家书,陪伴刘江敞开心扉,矫正航向,收获进步,从懵懂青年走到人生中年。

   当刘江面对从部队转业后的迷茫时,父亲在信中的那句“要相信自己20年的部队经历”,鼓励他通过考试进入市直单位工作,找到了全新的拼搏与奋斗的舞台。当刘江因找房落脚而焦头烂额时,母亲在信中的那句“还不至于流落街头吧”,抚平他的焦虑,寻找到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当刘江从会计岗转到文字岗时,父亲开玩笑似的那句“多学一门手艺总是好的”,促使他乐观对待工作内容的挑战,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当刘江因职业发展而情绪低落时,父母的那句“人生总是有起有落”,激励他奋发图强,成为一名更有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信中父母这些朴实的话语,解开了我一个又一个心结。有了这些鼓励和开导,日子温暖了许多。” 刘江感慨道。

  以身作则的教导与传承

   岁月流转,时间匆匆。如今,刘江的父母已年逾八旬,他仍旧坚持每周与在老家生活的双亲打视频电话,也会在每月写好工作纪实的同时,用文字向老人家汇报自己近来的工作状况和思想情况。信中提及的点滴成长进步,都会让两位老人倍感欣慰。

   当他告诉父母自己成长为一名三级高级监察官时,二老叮嘱道:“要对得起高级监察官这个称呼,要记住永远有人比你更辛苦,永远有人比你更勤奋,永远有人比你水平高。从事纪检工作就要做‘铁打的人’,希望你通过不懈努力,也能和爸妈一样拥有一枚‘光荣在党50年’的奖章……”作为曾经的老兵,刘江父母对儿子说道,做人要行稳致远,在平凡岗位上无悔无愧为党工作、为党奉献。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是父母在家信中留下的精神财富。”刘江感慨道,虽然年迈的父母如今已不再给他回信,但老人家的鼓励和开导温暖依旧。时光带走了岁月,却带不走见字如晤的念想与“唠叨”。

   优良家风,贵在传承。“今后,我会继续坚持用大字体的书信向父母‘汇报’工作和思想。同时,身为父亲,我也会通过电子邮件与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交流,让他感受到家风家教的意义。”刘江希望将父辈简单朴素的教诲继续传承,“练字一笔一划,写字才能方方正正;做事一点一滴,做人方能清清白白。”从手写信件到电子邮件,形式改变,思念与教导不变。刘江的儿子也表示:“这些电子邮件也将成为我未来的‘传家宝’。”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