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④| 一只搪瓷杯:自强不息 矢志奋斗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3-11-10   字体大小:

  “别看这杯子又旧又破,既没有金杯的厚重,也没有银杯的成色,但它见证了父亲不辞劳苦求上进、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奋斗史,在我的眼中,它可是金不换的‘传家宝’。”

  在王超群家中书柜的一方角落,至今仍摆放着一只老旧的白色搪瓷杯,由于年代久远,杯身好几处生锈、掉瓷,杯口以及杯底也都残留着深浅不一的划痕,布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

   单从外形上看,这只水杯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一时的搪瓷水杯并无明显差异,但在这只搪瓷杯身,印有的“模范通讯员 奖 一九八二·元”几个红色大字却格外醒目,无声诉说着它的特殊。“这只搪瓷杯是父亲自强不息、矢志奋斗的见证,是无价之宝,更是家风的传承,将成为我人生永恒的精神路标。”王超群说道。 而今,接过父亲手中这只搪瓷杯,王超群秉承着父亲矢志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会好好珍藏这只搪瓷杯,将它代表的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小小搪瓷杯见证父亲奋斗足迹

  王超群的父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二男七女共九个兄弟姐妹,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让孩子们不吃“睁眼瞎”的苦,王超群的祖父省吃俭用,将几个适龄孩子陆续送进了学校。从儿时起,王超群的父亲就聪颖好学,勤奋刻苦,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然而,高中毕业后,因客观因素影响,只好投笔从军。

  1981年,王超群的父亲从部队复员回乡,当起了民办教师。彼时,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还很艰苦,作为长子,大家庭需要他接济的地方很多,小家的生活也常常捉襟见肘。“不过,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困苦,并没有压垮父亲坚强的意志”,王超群回忆道,父亲常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勉励自己,每天白天备课教学,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爬格子”写稿。“夏天农村蚊虫多,为防止被叮咬打断写作思路,父亲就穿着厚厚的长裤,把双脚放到盛满水的水桶中;冬天天气冷,为对抗疲劳犯困,他用刺骨的冷水洗脸,振奋精神后继续写作,文章常常在公鸡报晓声中迎来结尾。”

  王超群满脸自豪说道,“当年,父亲撰写稿件的数量、采用率等,均居全县通讯员之首,被县、地委报刊、广播台、电视台频频发表。1982年,县报社授予父亲年度‘模范通讯员’光荣称号”,并颁发了一只白色搪瓷杯作为奖励留念。

  1983年,王超群的父亲通过社会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基层工作琐碎繁重,“父亲是个有心人,每次出门都会带一本笔记本、一支笔,记录所见所闻,等到工作间隙就开始构思文稿,好几次因为太专心错过饭点,直到肚子饿了才想起来。彼时,父亲就会用搪瓷杯和点白糖水喝下去,继续埋头写作。”


  在搪瓷杯的激励和陪伴下,王超群的父亲撰写的多篇稿件被全国和省、市、县报刊发,连续数年蝉联写稿数量、采用率全县冠军。经过自身不懈努力,王超群的父亲也一步步从办事员成长为领导干部,先后在多个乡镇政府任职。

  其间,不管走到哪里,王超群的父亲都坚持把文章写到哪里,也把搪瓷杯带到哪里。有人劝父亲换当时流行的钢化杯来用,但他总是说:“用的时间长了,有感情了。”

  1999年,全县编史修志处于低谷时期,王超群的父亲受组织任命,毅然担起这个被人看来“冷门”事业。虽然是史志‘门外汉’,但是父亲毫不退缩。他说:“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那一年多时间里,白天,王超群的父亲一边主持协调修志工作,一边撰写、审查、修改志稿;夜晚,则带着年轻同志加班油印。经过一年多衣宵食旰的艰苦奋战,新编《郧县志》于2001年经批准出版,2002年发行面世,2003年获评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在完成史志编写任务的同时,王超群的父亲潜心进行史志专业研究。他谢绝亲友邀约,埋首书屋,每天坚持“爬格子”到深夜,王超群犹记得,“很多次半夜醒来,我还看到父亲一边翻阅案旁高过人头的文史档案,一边奋笔疾书的身影。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有这只早已‘过时’的搪瓷杯”。

  “付出多大工夫,就有多少收获。”这是王超群的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超群的父亲先后撰写多篇作品,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80多万字。2006年9月,他被湖北省政府评为“全省地方志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志坛人物”称号。


  无形精神财富激励矢志前行

  “父亲虽出生寒微,但他凭借个人的不懈奋斗,书写了令人瞩目的精彩人生。”王超群感慨道,“搪瓷杯的往事不会如烟随风飘逝,它已然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是父亲奋斗的见证,也将成为我人生永恒的精神路标。”

  多年来,王超群一家都悉心保管着这只搪瓷杯。在王超群看来,“这只搪瓷杯代表着‘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精神,这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无声激励着我在人生道路上矢志前行。”

  秉承父亲为理想奋斗的拼搏精神,高中期间,王超群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每天坚持学习十几个小时,晚上回家常常坚持自学到凌晨两三点钟。

  最终,通过奋斗努力,王超群从鄂西北偏远的山区县城,考上了省城心仪的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广州市直单位工作。后来,更是成功通过层层遴选,于2022年3月加入纪检监察队伍,成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主要负责综合材料写作工作,“我以父亲为榜样,坚持每天早晨提前到单位开展自学,每晚挤出时间消化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遇到重要文稿写作任务,吃饭、刷牙、洗澡都在构思,加班加点是常事,甚至半夜三更难入眠。”

  王超群坦言,工作中,每当面对压力、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只搪瓷杯,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父亲在煤油灯下一杯清茶、伏案创作的奋斗场景,心底油然升起一种向上的力量。”

  在父亲精神的感召下,王超群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2022年全年经手文稿达120余篇,主笔撰写的4篇专报获相关领导肯定,1篇调研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成果,在服务保障单位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为自身纪检监察事业起航奠定坚实的基础。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而今,父亲的搪瓷杯接力到了王超群的手中,“我会将这个老物件一直珍藏下去,会把奋斗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