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⑭丨老照片与奖章:红色家风 代代相传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29   字体大小:

  在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刘陈希家里,有这样两件传家宝:一件是老照片,照片里一位头戴坦克帽的解放军战士眼神明亮而坚定,充满了坚毅与勇气。另一件是奖章,五角星型的奖章熠熠生辉,背景里的天安门图案金光闪烁,横条上镌刻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八个大字,仿佛将人带回了四十多年前硝烟弥漫、浴血奋战的战争岁月。

  图片

刘陈希珍藏的老照片

  这位战士的名字叫陈火兴,他是刘陈希的外公。这枚奖章的获得者是陈明惠,她是刘陈希的妈妈。一家两代从戎参军,体现出他们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对刘陈希来说,老照片与奖章的背后是父辈母辈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更代表着一种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图片

  刘陈希珍藏的奖章

  坦克战士和无名英雄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艰苦奋斗、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澎湃激昂的《东江纵队之歌》曾在粤地广泛传唱。陈火兴就归属于这支英雄队伍,他作为东江三支队三团的一名队员,不顾处于日伪夹击的艰难困苦,舍生忘死地参与到抗日游击战之中,与敌人在广九铁路沿线鏖战,在农村、城市、海上、交通线上均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解放后,他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作为一名坦克兵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面对着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美军,他带领着坦克部队,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为友军破敌开路。在刘陈希眼里,坦克就像钢铁巨兽,驾驶坦克的外公则是刚毅勇猛、威风凛凛的战士。为了练就一身本领,陈火兴付出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血汗。“外公跟母亲说过,当时组织让他学坦克驾驶和维修技术,他二话不说,把书本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只要有时间就呆在坦克里钻研,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刘陈希回忆道。

  抗美援朝结束后,陈火兴在广州军区某装甲兵司令部任参谋长。2023年12月,刘陈希来到了黄沙坑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意外地在队员名单里找到了外公的名字。这种奇妙的连结,让他不禁想起母亲曾说过外公的教导,要像老一辈东纵战士一样,对党忠诚、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在此刻,这种精神通过展厅里真实可感的老照片、老文物,又一次深深地感染了刘陈希。

  在某种程度上,陈火兴是幸运的,能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里留下姓名。但刘陈希家的革命传统可不只来自于外公,刘陈希的爷爷刘步霄同样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在抗日战争中,刘步霄带领着一支小小的队伍,和日寇激战交锋,一次又一次突围胜利。在刘陈希眼里,虽然并没有留下姓名,但爷爷的一生同样是传奇的一生、英雄的一生。

  刘陈希记得父亲说过,爷爷经常坐在火炉旁聊起抗日的经历,还常常教育晚辈,那时候条件艰苦、武器匮乏,之所以还能一直冲锋在前线,都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果敢的勇气。爷爷的话,让年幼的他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爱国、忠诚、奉献的种子。

  战场护士和坚韧女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需要下一代人赓续传承,刘陈希的母亲陈明惠就光荣地承担了这一使命。1978年10月,她带着父亲的遗愿参军入伍。新兵营训练结束后,当年12月被分配到“中国解放军第164医院(广西山洞医院)”外科担任护士,随后就参与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伤员救治工作。

  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面对着枪林弹雨、炮火连天,陈明惠毫不畏惧,她不顾个人安危,坚持驻守战场,救治了许多伤员。“每当听母亲讲起这段军旅岁月,她总是很骄傲地跟我说:‘我们164医院外科可是荣获了集体一等功荣誉呢’!”

  战争胜利后,陈明惠转业到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干警。从穿上警服的那天开始,陈明惠深知,这不仅意味着使命与荣光,也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意味着艰辛与奉献,要用自己的一生为国家、人民和公安事业尽忠职守。陈明惠刚入职,就扛起了重大活动整日值守的任务,常常在岗位上加班加点,陪伴儿子的时光所剩无几。

  当时年纪尚小的刘陈希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的母亲都会陪他们出去玩,给他们讲故事,自己却要学会一个人做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去医院看病。陈明惠觉得亏欠了儿子,不善言辞的她默默地写了一封信放在儿子床头,给儿子解释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和使命,让他明白,妈妈的忙碌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平安,请求儿子的谅解。刘陈希也逐渐理解了母亲工作的特殊性,明白母亲需要守护的是更大的“家”。他也给母亲回了信,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牵挂。彼此床头的信件,就此成为对党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这种红色家风的传承纽带。

  环保卫士和宣传先锋

  先辈们的红色家风和革命精神,塑造了刘陈希的理想信念,时刻提醒他,应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还在于助力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国家。他接过了父辈母辈的接力棒,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从澳门大学硕士毕业后,为了更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也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刘陈希辞去体面的高校教职,选择加入广州城管大家庭,投身到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工作之中。他常常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科技信息赋能方向领域学术讲座,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科技信息多层次发展。在2021年底,通过刘陈希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广州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垃圾分类一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对我来说,这份工作让我每天都在进步,能够学习新的知识来突破自己;对于城市管理而言,能够看到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为城市带来新景象是非常快乐的事,我想和大家一起为市民朋友创造一个整洁美丽的广州。”谈及工作,刘陈希乐在其中。

  工作永远不可能一路顺风顺水,刘陈希坦言,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有时也会受到名利的诱惑。但只要一想到自家的家风家训,一想到父辈母辈的血汗付出,刘陈希就不自觉地鼓起斗志、勇往直前,努力做到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勤勤恳恳、不图名利,专心致志做好工作。

  红色家风需要宣扬,革命精神需要传递。作为团支部书记的刘陈希,始终要求自己当好青年的引路人,经常和身边的青年干部分享父辈母辈的革命事迹,去影响身边更多的城管青年,让他们也懂得发挥青年热量、实现社会价值,将自己的“传家宝”发挥出更大的意义。

  表面看,刘陈希的“传家宝”是老照片和奖章,但事实上,对他来说,最珍贵的传家宝就是自家的红色家风。“我一定要从红色家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他们严谨、坚韧和奉献的精神,在传承红色家风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砥砺道德追求。”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