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⑯ | 周恩来总理题词:奋斗不息志不渝 兢兢业业传家风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15   字体大小:

  “老当益壮,为革命奋斗不息”,这是周恩来总理亲笔为越秀区环市路小学刘蕙慧的外高祖父题的词。这十一个字承载的经历、故事、精神在刘蕙慧的家中代代相传,而这幅题词也成为了她们家庭的“传家宝”,成为了一种家风的象征。

图片

周恩来总理为刘蕙慧的外高祖父何友逖题词

  老当益壮 为革命奋斗不息

  刘蕙慧的外高祖父何友逖是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人,也是平山红色革命的播种者。1924年5月,何友逖在彭湃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之后两度随周恩来总理东征。1927年,何友逖两次组织领导平山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失败以后何友逖被人追杀,因此他只能到新加坡暂避。虽然不在前线打仗,但是何友逖还是一直在为中国的革命斗争筹备资金。“虽然当时两次的起义都失败了,甚至要远赴新加坡隐姓埋名,但外高祖父没有气馁,革命一天没成功他就继续锲而不舍地努力。”刘蕙慧说。

  不久后,何友逖在当地被推举为新加坡惠州会馆委员、广惠肇公所总理。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外高祖父与戴子良在新加坡拟救乡宣言,并奔走吉隆坡、马六甲等地,联系爱国侨领,共同发起成立“南洋惠侨救乡会”。之后,又组织发动侨胞捐款接济新四军和东江抗日游击队,动员华侨子弟回国抗战。

  1949年3月,何友逖从新加坡回到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去到何友逖住宿的地方与其谈心。交谈了2个多小时后,周恩来总理确认,尽管何友逖旅居国外多年,但他依旧一心向党,爱国之心也不曾动摇。于是,周恩来总理马上写下了“老当益壮,为革命奋斗不息”的手稿赠予何友逖,以证明他的拳拳报国之心。在周恩来总理和廖承志的邀请下,何友逖参加筹备侨联工作,任全国政协联络秘书。

  次年,何友逖南下担任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并当选为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二届副主席,肩负起新中国成立后侨胞回国建设的责任。“我的外高祖父这一生置身于革命、他为新中国的重建‘穿针引线’。他为归国的同胞架起‘明灯’,让同胞们在灯光的照耀下回到祖国的怀抱。”刘蕙慧说。

  矢志不渝 让家风代代相传

  传家宝对于刘蕙慧的家庭来说起到了标杆的作用,它时刻提醒着后代,一定要秉持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我的外高祖父既对中国华侨同胞具有‘凝聚力’,而且在家族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影响下,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已经深深印入我们家庭每一代人的心里,而这种精神更成为我们的家风。”刘蕙慧说。

  何友逖经常教育子孙,认准一件事情就要干到底、干到好,不能半途而废。刘蕙慧的外公曾是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因为钻研某一种技术而废寝忘食,不知昼夜。“那时候的技术没有现在这么科学、发达,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靠经验摸索,才会得到一个结果。”刘蕙慧的妈妈回忆。刘蕙慧的外公为了琢磨技术上的活,可以从早到晚待在车间里,直到找到结果为止。经过不断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增长自身技能,刘蕙慧的外公也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由于技术能力过硬,后来刘蕙慧的外公被提拔为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整个公司的工程部,对有问题的公交车辆进行检测、维修。春运期间,公司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到一线值班,确保每条线路正常运作。“每年的春运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外公为了确保春运的车辆运作正常,每天都起早贪黑,甚至到了除夕也不能回家与家人吃团圆饭。”刘蕙慧说。

  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余年,刘蕙慧的外公每一年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家风。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一言一行代代相传。

  刘蕙慧的妈妈在企业里负责几千人的后勤工作,无论企业的前线如何“冲锋陷阵”,她都能把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不让同事们有后顾之忧。有一次,刘蕙慧的妈妈负责筹备一场大型晚会。从组建组委会到灯光音响设备的对接,事无巨细,刘蕙慧的妈妈都会认真把关、认真筛选。“那时候,我只记得妈妈也好像外祖父那样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晚上我睡着她也没回来,而第二天我起床时她已经上班了。”刘蕙慧说。即便十分辛苦,刘蕙慧的妈妈始终不曾放弃,也没有降低质量要求草草了事,而是咬紧牙关跨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或许相比于何友逖,我们后代显得平平无奇,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着。”刘蕙慧的妈妈说。

  在“奋斗不息”家风的浸润下,刘蕙慧也知道,不能抱有“能干就干,干不了就算了”的心态,而要始终保持一股冲劲。“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为外高祖父自豪,我要把他的红色基因和我们的家风传承下去,牢牢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不放弃,坚信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努力奋斗!”刘蕙慧说。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