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常听家里的大人说,我们家有件‘传家宝’,一直被外公珍藏在书柜里,不许别人乱动。”在广州市增城区纪委监委工作的刘振强自豪地说。“我们家有一枚东江纵队成立50周年纪念章,是我外公留下的遗物,是我们家最为珍贵的红色传家宝。”
刘振强的外公张达祯同志获得的纪念章
时间回到1938年,刘振强的外公张达祯为掩护爱国华侨钟若潮在增城开展抗日救国工作,让其在家中居住。在钟若潮借住的这段时间里,张达祯深受共产党先进思想理论的洗礼并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往后几年里,张达祯积极协助钟若潮,组织发动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大力宣传抗日救国,并于后来加入东江纵队,多次与日寇开展激烈战斗。1993年,东江纵队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经省委批准,广州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纪念大会,向张达祯等东纵老战士赠送了纪念章。如今过去了三十年,这枚纪念章虽然略有泛黄,但依旧光彩夺目,凝结着张达祯那一辈为了民族存亡、为了新中国不惧牺牲的红色革命精神。
张达祯在生前曾给家人写下这样一句寄语:“人生就是战斗,幸福来自艰辛,赤胆忠心为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每当抚摸外公留下的书籍、书信和纪念章,刘振强总能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一心为民、不惧牺牲的伟大力量。在他看来,外公的这些遗物,不仅承载着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见证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刘振强像外公张达祯一样,向往着加入中国共产党,报效国家。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刘振强长期奋斗在审查调查一线。在突破攻坚腐败案件时,每次碰到难啃的“硬骨头”,刘振强总能想起外公的寄语:“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外公的优良作风也在影响家中的其他人员。例如,有一年刘振强参与了一项重要专案工作,经常要加班加点,不能回家陪伴家人。对此,他的妻子非但没有埋怨他,反而是宽慰他:“我们都是党员,我能理解。你放心地去工作吧,家里有我照顾。”
“外公的‘传家宝’中的精神教育着我们,要始终有一颗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永远跟党走的赤诚之心。”刘振强说,“外公为人质朴,也十分注重培养教育晚辈。受他影响,在工作之余,我也会经常向子女讲起外公的故事。”记得有一年,他七岁大的女儿拿起那枚纪念章,问:“这是什么呀?”刘振强笑着跟她说:“那是你曾祖父的荣光,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什么是‘传家宝’?”女儿不解地问道。刘振强耐心地把外公的故事讲给她听,正如外公当年同他讲述的一样。年少懵懂的女儿似懂非懂,但刘振强知道,女儿一定和当年的他一样,慢慢在心里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为了让这颗红色的种子更好地生根发芽,让红色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给下一代,在周末的时候,刘振强也会带着孩子们去烈士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在他看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家风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表示:“我会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们坚守红色精神,传承红色信仰,让红色精神永远鲜亮、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