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黄埔区以开展“结对子、送温暖、受教育、促和谐”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情况,相继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广泛报道;省委副书记刘玉浦在
一是“党旗入户”。为了有效地开展“结对子”活动,该区制定了《结对子联系卡》、《结对子跟踪卡》制度,明确帮扶措施,定期跟踪检查,及时反馈,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至3月中旬,全区478个党支部、2088名党员在区领导的带动示范下,与605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针对困难户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期限,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二是“温暖入心”。各党支部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济困送温暖活动,积极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如区委办以“每月省下20元,帮助困难户”为口号,建立“爱心银行”,党员存入爱心基金来帮助困难户。区工商联在区政协会议期间发动政协委员捐款7500元,用于资助患病群众。南岗街南岗、沙步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员干部帮扶包干制度和困难补助制度,每年投入10多万元,定期、定额补助困难群众。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77条,党员干部帮助困难群众办实事545件。
三是“教育入脑”。该区在扎实抓好学习教育的同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他们解决了一批“急、难、忧”问题,在实践中既密切了干群关系,也加深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达到使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四是“和谐入区”。为了建设和谐黄埔,该区从解决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突出矛盾入手,制定了加强转制社区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加大对转制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投入;在转制居民中开展免费就业培训,帮助其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等措施,着力解决了一批转制社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为20万外来人员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包括加强出租屋管理;建立健全了区?街?社区?经济社四级劳动监控网络,及时解决劳动纠纷和遏制拖欠工资现象;发展民办教育,解决了1万多名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六免”服务(免费看电影、看图书、看文艺表演、上公园、上公厕、上健身路径)等等,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