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重视,明确目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门召开了两次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机构,并明确提出2005年底力争60%以上已建立工会的非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2006年底力争80%以上已建立工会的非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目标。
二、健全机制,推动工作。成立了由区纪委、监察局、总工会、组织部、经贸局、工商联、厂商会等单位组成的区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统一负责对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委是第一责任人,政府是第一执行人,纪委、工会是第一监督人,职工是第一评价人”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
三、抓好试点,树立典型。协调小组以抓好试点作为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民营企业和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两个试点单位分别总结出了以建立企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以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来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典型经验,为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示范效应。
四、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在推广典型经验同时,明确不能搞“一刀切”,注意区分企业的不同情况,注重工作的实效,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在公开形式的问题上,既坚持以职代会为载体的基本公开形式,又注意区分企业的不同情况,运用其他符合企业实际的公开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务求厂务公开更具活力,取得更大实效。
五、加大宣传,积极引导。针对部分干部、职工群众和企业经营者对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存在的认识误区,区委、区政府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电视广告、报纸报道、举办培训班、召开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实行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工作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群众和企业经营者的思想认识,消除企业经营者的思想顾虑,调动职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