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彻底整治“慵懒散奢”现象,2013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借助机关作风“曝光台”,打出集“暗访、曝光、整改、问责、鼓劲、警示”等六位一体的组合拳,促进全区机关作风建设明显好转,执行力、战斗力和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区中心工作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行政效能投诉量明显下降,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截止2013年8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9.2%,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策划,坚持主题与中心工作同步。紧扣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提振队伍精气神、提质发展软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办好曝光台的目标,从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进行主题策划。按照“一期一主题”的思路,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度专题曝光,大幅提高了各单位对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一是围绕重点难点工作进行曝光。梳理选取全区重点、难点专项工作进行主题策划。“曝光台”第2期至第7期分别围绕查控“两违”、城市“三化”整治、村居事务公开、安全生产监管、政务服务、城乡建设和环境管理、无证照经营监管等专项问题进行曝光。曝光后,专项工作推进明显提速,2013年开展清拆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的第一批清拆任务提前完成,环境整治任务的完成率从不到50%迅速达到100%。二是围绕阶段性工作任务进行曝光。突出主动性和超前性,对上级部署的阶段性任务在启动前或启动初期,就提前暗访、提前曝光,为工作任务的落实提供纪律保障。如,第8期至第9期围绕改进会风、创文迎“国检”问题进行,为全区会风整治、迎检工作提早进入状态打下了基础。
二、抓深度,坚持曝光与问责同步。为提高执纪执法机关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区纪委建立一支由人民观察员、监察局特邀监察员、企业单位、媒体记者等人员组成的暗访队伍,对各街镇、区直各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部门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纪律、事务公开、执行力等作风问题进行常态化暗访。一是暗访不留空白。针对每类作风问题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暗访方式,按照“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不要陪同、不限时间、不限单位、不限暗访次数”等“六不”原则,对区所有机关部门进行暗访,为曝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二是曝光不留情面。一旦发现问题,不论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一律不打马赛克,原图曝光。至今,“曝光台”已曝光问题13类69个,曝光图片近400张,涉及被暗访单位225个(次)。如第8期曝光10多场(次)开会现场乱象,附图21张;第7期曝光无证经营店铺20余家,附图36张,提高了作风问题的曝光聚焦效果。三是问责没有“下不为例”。严肃处理并通报了一批作风问题,全区29名党员干部被问责。其中,12名处级领导干部、7名科级领导干部因太和镇头陂村违法用地和京珠高速沿线违法建设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名处级领导干部和2名科级领导干部因文化市场监管不到位被诫勉谈话,3名处级领导干部因政务管理工作不到位被集体约谈,3名公安干警因处理警情不及时被问责。
三、抓激励,坚持警示与鼓劲同步。一是发放提醒建议书,督促有关单位落实整改。对本区及上级机关曝光的问题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向相关单位发放提醒建议书,促使被曝光单位及时采取行动,切实开展整改。同时,区纪委对整改工作进行分批推进和指导验收,每批次整改周期为3个月,对整改不达标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重新整改。二是设置“回音壁”,及时反馈整改落实情况。从整改项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效果等进行综合考量,通过整改前后对比,选取2到3个单位在“回音壁”进行宣传。对整改较好的单位进行公开肯定和展示;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曝光,督促问题尽快解决,做到赏罚分明。如,江高镇窝棚安全问题被二次曝光后,该镇制定窝棚整治工作方案,清拆了大批存在安全隐患的窝棚,回音壁及时刊登了其做法,为全区开展窝棚整治工作提供了经验。三是设置“鼓劲台”,传递正能量。从第5期起,增设“鼓劲台”,加大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机关干部中的好作风典型,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争当榜样,为作风建设注入“正能量”。如,第11期宣传了广州好人榜中白云区先进人物的事迹,极大鼓舞了士气。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政务服务态度不断好转,全区上下形成了整风肃纪的良好氛围。
四、抓宣传,坚持反馈与总结同步。一是扩大通报范围。每一期“曝光台”的内容,除在区机关大院设立机关作风“曝光台”专栏外,还在区属日报《白云时事》和18个街镇同步展览宣传,既扩大了“曝光台”在区属机关单位的知晓范围和曝光威力,又推动了作风建设深入机关、街镇和村。曝光台设立以来,区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和廉洁程度进一步提高,一些街镇还参照区的做法,成立了自己的暗访队伍和曝光台,推动了村“三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有效保障了群众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权。二是加大反馈频率。 每月出刊一至两期,每期用一半篇幅反馈前期曝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目前已出刊11期,共反馈整改情况40余项,涉及单位20余家,既回应了社会关切,向群众交代了存在问题的处理情况,树立了党政机关权威,又有效减少了相关单位对曝光问题的负面情绪,提升了全区上下抓好作风建设的主动性。三是及时总结经验。从第10期起,对1至9期曝光的问题进行全面回顾,并作为今年全区作风整治的阶段性总结。四是固化曝光成果。各单位从中举一反三,纷纷强化预防腐败措施,有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民主决策、财务管理、合同审核等制度,有的加强了驻村工作管理,充分发挥村监委职能,通过“三资”改革、“三项教育”等,进一步健全了农村预防腐败机制,增强了干部履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