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情况通报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1-01-25   字体大小:

(2011年1月24日)

市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  张伟成

 

  2010年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圆满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十一五"规划全面完成,城市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廉洁办亚运"各项工作,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 "廉洁办亚运"卓有成效

  2010年是广州"亚运年"。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廉洁办亚运"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亚运筹办和赛时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通过创新监督体制、机制和办法,增加合力,增强实效,确保安全,实现了"节俭办亚运"、"廉洁办亚运"和"阳光办亚运"的目标,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的充分肯定。

  注重健全责任体系,市纪委与全市54个相关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签订"廉洁办亚运"监督责任书,亚组委和各部门全面落实责任,形成"层级管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络;注重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监管、亚运资金监管、重大活动和门票销售、信息公开、赛事运转及赛后资产处置等制度,着力提高执行力;注重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廉洁办亚运"的浓厚舆论氛围;注重监督检查,创新内外部结合的监审工作机制,做到经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同步审计和跟踪审计相结合,切实加强重大活动、关键领域和重要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突出抓好亚运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干部廉洁"三个安全"。

  目前,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已经圆满闭幕,但"廉洁办亚运"工作还没有结束。一方面是抓好赛后资产回收处置工作,另一方面是抓好广州 "廉洁办亚运"的总结工作,并运用到重大活动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去。

  二、专项治理扎实有序

  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排查全市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500万以上的项目3352项,发现问题5752个,整改率达98.8%。查处工程建设领域案件84件84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5人,移送司法机关13人。

  巩固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工作成果。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监督。全市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次数分别减少26%和15%。

  巩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扎实推进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清理出"小金库"13个,分别依纪依法进行处理。

  督促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2项,降低收费标准2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6亿多元。查处教育违规收费 189万元。

  三、责任追究逐步强化

  2010年,广州市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出台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损失领导人员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及问责制度进一步落实。去年,全市31名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失职、监管不力等被问责。其中问责处级党政领导干部17人,问责科级党政领导干部14人。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工作呈现出围绕社会热点开展问责和问责对象直指党政一把手的特点。典型问责案件主要有:2010年8月,白云区棠景街辖内存在违法建设,经过核实,有关部门及时问责了包括棠景街党政一把手在内的等4名党政领导干部。2010年9月,花都区发生一名小孩坠入排洪渠致死事件,根据调查结果,有关部门对该区水务局局长等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四、防治腐败新举纷呈

  2010年,我们结合广州市实际,探索、实施一系列新举措促进我市反腐倡廉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分层次组织培训,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扎实开展以"加强制度教育,构筑拒腐防线"为主题的纪律教育月活动,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有新成效。建立反腐倡廉广播影视制作基地,廉政文化基地作用进一步发挥。

  --把领导干部的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及其移居国(境)外等情况纳入党廉信息系统强化监管,党内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   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中审计结果向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报告。实施《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提拔初始提名权的监督。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损失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办法,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及问责制度进一步落实。

  --建成了省、市、区、街(镇)四级互联的审批监督网络,强化行政效能监控。制定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等办法,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实施《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推进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

  --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科技、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公车管理新办法。2010年,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对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作了明确部署。省、市纪委全会也提出开展规范和改革公务用车管理试点工作。去年,广州市将黄埔区和市财政局、市城管局作为全市改革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试点单位,探索公车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高科技手段和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相结合的公车管理体系,形成了"科技、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公车管理办法。2011年,我市将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全市公车管理信息系统,稳步推进公车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建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平台,推进村务公开。

  --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纪检监察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区、县级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

   五、惩腐力度不断加大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为广州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推进"廉洁办亚运"提供了有力保证。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专门成立办案监督领导小组,设立广州市廉政教育管理中心,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案件审理工作,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批案件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精品案件"和"优质案件"。

  2010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7709 件(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76件404人,其中市管干部9件9人,县处级干部41件4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6人,移送司法机关47人;通过调查核实,为266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澄清了是非。

  查处的典型案件主要有: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何颂扬受贿案,广州食品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谢榕三系列受贿案,广州市建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庞维煜受贿案,广州电力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吴文涛受贿案以及市民政系统系列受贿案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大案要案。

  此外,查处商业贿赂案件427件259人,涉案金额1.29亿元。

  从今年查处的案件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一把手"贪污、贿赂案件易发、多发。全年共立案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61件,占同期全市立案总数的16.23%,其中贪污、受贿案件39件,占63.94%。二是村官违纪违法现象较为突出。全年共立案查处农村案件93件,其中涉及村干部案件68件,占73.12%。三是违纪违法手段隐蔽多样。表现在:⑴以借为名长期占用公司贵重物品。⑵用造假方法巨额挪用、贪污公款。⑶以贪污形式占有征地补偿款。⑷以不入账、少入账、截留、瞒报等方式侵占公款。因此,当前反腐倡廉面临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复杂态势。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