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着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切实强化党内监督,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权力运行公开的表率作用,带动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带动其他社会组织的事务公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目前,全市12个区、县级市和市直各局以上单位都实行了党务公开。
一、坚持公开原则,准确把握工作方向。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广州市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方案》和《广州市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指导性目录》,确定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一是坚持发扬民主、广泛参与。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规范公开内容,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分类制定所属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目录,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限和责任部门。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凡是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纳入公开内容。能向党外公开的事项,都以适当方式公开,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坚持上下结合,循序渐进。坚持自上而下的指导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先党内后党外,讲求程序,循序渐进。抓住依照目录公开、意见收集反馈、资料归档管理等三个环节,按先后次序,实施公开工作。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党的基层组织类型多、领域宽、分布广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在公开的内容、形式、要求上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工作质量。海珠区江南中街着力打造基层党务公开“五个一”工程,包含一本党建杂志、一个党建网站、一套党员手机短信平台、一处远程教育示范站和一间扎根社区的党员活动室,五个方面工作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立体式党务公开工作体系。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把基层党务公开与政务、村务、企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注意吸收借鉴其他方面公开成熟的工作机制、载体和做法,更好地推进党务公开;另一方面又注意将党务公开中的重要决策和主要措施在其他公开中体现出来,做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二、突出公开重点,增强服务大局效能。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抓公开。一是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这一核心任务抓公开。及时公开有关政策措施、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等,广泛征求党内外各种意见和建议,增强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力量。二是围绕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抓公开。及时公开有关扶贫开发、增加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防震减灾、环境治理等涉及民生的重要政策、存在问题和解决情况,及时公布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承诺、工作责任和工作进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三是围绕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抓公开。及时公开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换届选举、干部选任、组织管理、反腐倡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重大事项,充分反映党员的意愿,营造良好内部环境,促进党员之间彼此信任、平等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奋进。花都区花山镇大力推广小布村民主议事决策“三步工作法” 民主管理模式,实行村集体事务“干部提议、党员会议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管理机制。党员会议着重审议本村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其他民生大事,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村级事务的作用,扩大了基层的党内民主。
三、创新公开形式,提高工作实效。党务公开的形式创新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为扎实有效推进党务公开提供重要保障。一是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既用好党内会议、文件、简报、公开栏等传统方式,又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电视、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党务公开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广州地铁总公司借助现代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党委成员工作周表、“网上党校”、网上公示栏、党建视频、党务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与现代企业要求相符合的党务公开平台,将总公司党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广泛公开。二是把单向公开与双向互动结合起来。注重双向互动,增强共识。在实施公开前,通过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有关公开内容的要求;实施公开后,认真做好意见收集反馈工作,使党务公开真正成为传递党的声音、反映群众意愿的重要平台。番禺区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党务公开模式,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并实行确定发展对象前征求意见制度,把党员、党外群众的无记名投票结果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坚持做到发展程序公开、发展对象公开,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提高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三是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和构建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在着力解决当前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存在的公开载体不健全、公开形式不科学、公开程序不严谨等问题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基层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建立依申请公开、党组织新闻发言人、党务公开特邀监督员等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公开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四、拓展公开层次,努力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按不同单位类型将市财政局、黄埔区等25个单位确定为我市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各联系点在实际工作中健全党务公开工作制度,丰富工作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在沟通信息、示范引导、探索规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党务公开从基层组织向地方组织的发展。从化市大夫田村探索建立了农村干部任职公开承诺机制,公开承诺的程序分为提诺、定诺、审诺、示诺、履诺、评诺六个环节,内容包括:村“两委”领导班子集体公开承诺年度经济发展指标、任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建目标等十几项内容,并通过党务公开栏等形式,主动接受其他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和质询。定期组织群众召开评议大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对村“两委”委员践诺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五、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考核机制。一是明确检查重点。各级党务公开领导机构在对党务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中,重点检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是否健全、党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全面、程序是否规范严谨、形式是否恰当多样、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效果是否实在明显。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对不及时公开、不按规定公开、拒不实行公开或弄虚作假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制度。把党务公开作为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量化考核标准,加大奖惩力度,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