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阳光信访、数字信访、标准信访”为基础 努力建设“阳光纪检”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3-04-23   字体大小:

     4月22日下午,广州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廉洁广州建设定期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同志在发布会上向媒体记者通报了广州市将推进纪检监察"阳光信访、数字信访、标准信访"工程、今年第一季度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3月份公车监管和违规用车情况以及广州市指导白云区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情况,并回答了现场媒体记者的提问。驻穗各新闻媒体及广州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有关室厅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
    一、将推进纪检监察"阳光信访、数字信访、标准信访"工程
    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倾听民意的窗口渠道,体察民情的重要途径,获取案件线索的主要来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信访举报职能作用,精心筛选和认真查处群众信访反映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澄清和教育保护党员干部,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信访举报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信访举报工作达到"一低两高三满意"的目标(信访举报总量降低,信访举报核查率和信访举报案件属实率提高,群众满意、干部满意、组织满意),今年,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提出要打造"阳光信访、数字信访、标准信访"工程,构建全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工作网络,实现信访举报件接收、办理、反馈、督办、分析等工作智能控制和处置。着重抓以下三个方面:
在阳光信访方面,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举报受理渠道,公开受理方式,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指南和有关规定,方便群众信访举报;定期向社会通报典型案件办理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建立廉洁广州建设人民观察员参与信访问题协调处理机制,认真落实实名举报有功奖励政策,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实施奖励,加大对诬告陷害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依纪追究诬告陷害者的责任。
    在数字信访方面,设立信访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构建全市信访举报处置"四级三到"信息网络,实现信访举报工作信息从市纪委到各区(县级市)纪委或派驻机构、到镇(街)、到村(社区)联网覆盖;开发建设广州市纪检监察手机短信举报系统和网络视频接访系统,群众在指定地点可与市纪委领导进行网络视频对话,进一步推动信访举报与反腐倡廉智能化平台的建设,不断提高信访举报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在标准信访方面,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理念,对信访举报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定信访举报处置指挥中心的架构和工作标准,固化工作岗位,明确岗位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完善考核标准,对信访举报工作实施考核,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信访举报工作制度规定等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二、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惩,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今年1至3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26件(次),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56件159人,其中查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案37件37人(含市管干部3件3人),涉及违纪违法金额万元以上案件94件。1至3月份共结案137件,处分132人,党纪处分119人,政纪处分61人,其中受双重处分48人,移送司法机关32人。
    从今年1至3月份查处的案件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政府机关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比例较大。今年以来,查处的该类案件65件,占同期案件总数的41.67%,同比增加44.44%。其中,政府机关干部受贿案件34件,占同期受贿案件的57.69%,同比增加41.67%。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案占23.72%。二是"一把手犯罪"特征明显。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涉及"一把手"案件18件,占处级以上干部案件总数的48.65%。郭清和、潘伯长、李伟明、黄中发、朱伟东、张伟良均是单位或本部门的"一把手",这些涉案的"一把手"在外界诱惑下丧失了党性原则和道德标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为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市林业系统被查处的第一个局长、从化市被查处的第一个在任市长郭清和就是这样的典型。三是农村损害群众利益案件易发多发。农村少数干部在"三资"管理工作中违规操作,骗取国家项目资金,私分农民征地补偿款等违纪违法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共查处农村违纪违法案件48件,占同期案件总数的30.77%,同比上升166.67%,涉案金额高达2629.86万元。四是窝案串案现象较为突出。一些腐败分子从下面收、往上面送、自己吃中段,主动或被动地使自己成为腐败链条中的一环,窝案、串案等系统性、行业性腐败案件明显增多。如,市林业系统系列腐败案共涉案13人,其中涉及局级以上2人,处级干部9人,"系统性腐败"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五是作案手法趋向隐蔽。今年查处的案件,不少涉案官员采用间接受益、曲线敛财的方式,在作案手法上更具隐蔽性,给办案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1至3月份查处的典型案件有:
    郭清和涉嫌受贿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原党委书记、时任从化市市长郭清和在2006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在林业专项资金分配拨付、园林绿化项目招标、企业资质核准、干部任用提拔等方面,大搞"权钱交易",大肆收受私人老板和下属干部贿赂共计人民币200多万元。
    刘燕堂涉嫌受贿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原副局长刘燕堂,在2006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涉嫌利用分管国有林场的职务便利,为他人所请托的承接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以及干部任用、岗位调整等事项提供帮助,并收受他人所送款项共计人民币50多万元。
    另外,近日,广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红涉嫌严重经济违纪,市纪委对其进行了立案查处。鉴于黄志红涉嫌构成犯罪,已将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运用制度+科技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公务用车使用的监督管理
    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关于公车使用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广州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注重运用"制度+科技"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在全市各级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点在上个月新闻发布会上已经作了基本情况通报。
根据市纪委的部署,从本月起将公车使用管理情况纳入到新闻发布会定期工作情况通报内容之一,向社会和新闻媒体进行公开,并接受监督。
    3月份(包括清明节期间),根据对已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8491辆公车运行监控的情况看,绝大部分车辆运行正常。利用公车管理系统,结合群众和网络等投诉举报,对本月全市党政机关用车部分时段、部分区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监控和核查,例如对节假日用车、公车驶离市区、清明集中扫墓区域和部分小学门口等进行排查,经对19条涉嫌违规使用公车的线索进行核查,已确认6台次为违规使用,有6人被依纪依规予以问责处理。
    同时,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再次重申,社会监督本身就是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欢迎市民群众监督我市公车的使用管理。市民群众发现任何涉及我市公务用车涉嫌私用的线索,都可以通过拨打12388举报电话或者通过广州纪检监察网(www.gzjjjc.gov.cn)举报平台向监督部门进行举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对市民群众的每一条举报,市纪委都会严格按照信访举报管理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复当事人。另外,由于各部门、单位按照公车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在具体执行公务使用公车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的情况,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也呼吁市民群众在未经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核实之前,请勿盲目定性公车私用,采取过激行为,避免因误判影响公务、误导媒体和社会群众,共同维护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四、加强具体指导,大力推进白云区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
    根据广州市委加强对白云区重点工作开展指导的决策部署,今年1月,广州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牵头成立了广州市指导白云区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同志任工作组组长。专项工作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通过对白云区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为期一年的重点指导,督促白云区进一步加大廉洁白云建设的工作力度,着力完善和延伸惩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白云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幸福白云提供有力保障。
    市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坚决贯彻执行市委的决策,把指导白云区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机构,同时指导白云区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组,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指导白云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4项目标任务,制定了16项整改提升措施。并按照"服务大局、抓好党建促发展,惩防并举、整体推进抓重点,深入群众、找准反腐切入点,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见成效"和"制度+科技+文化"的工作思路,围绕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专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认真开展调研,深入查找问题。专项工作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谈心等方式,深入53个村社开展调研,重点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查控"两违"、村务公开、村社干部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对2010年以来白云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和群众投诉举报的信访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深入查找腐败问题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主要环节,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推进整改奠定基础。
    重拳惩治腐败,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指导白云区成立了专案组,集中查办大案要案。突出办案重点,严厉打击"两违"背后的保护伞,严肃查处侵吞集体资产、挪用资金、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办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案件。主动出击,深挖案源,成功查办了人和镇四个行政村共29名村社干部的违纪违法窝案,涉案金额高达1600多万元。重大案件的查处,增强了震慑力度。
    建立常态化暗访机制,紧紧盯住"庸懒散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指导白云区成立了一支由廉洁白云建设观察员、民主党派人士、退休干部、《白云时事》记者等人员组成的暗访队伍,对区属各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部门在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廉洁从政、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明查暗访。在区机关大院设立"机关作风曝光台",每两周集中曝光一次暗访发现的问题,目前已曝光4期暗访情况,通报了96个(次)单位在工作纪律、服务质量、事务公开、履职尽责等24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设立机关作风"回音壁",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并通报。有效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好转。
    全面推进廉洁农村三项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倡廉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廉洁农村教育巡回宣讲"暨"百名村官讲廉政"活动。组织巡回宣讲团充分运用近年来查处的村社干部违纪违法案例,采取以案说法、以案说廉的形式深入各村社进行宣讲,并制作"廉洁农村、你我共建"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图片展和农村干部廉洁履职"41个不准"漫画册,增强教育效果。宣讲结束后,由村社主要负责人登台讲廉政并作出廉政承诺。此项活动已举办41场,受教育人数达6000多人;举办"廉洁村官大讲坛",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全区所有村社干部进行党纪政纪法纪教育轮训,并请区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相关业务知识授课,每期为期4天,至今已举办5期,共有1100多名村社干部接受培训。通过"三项"教育,增强了村社干部廉洁履职的自觉性,激发了村民群众参与廉洁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着力推进农村源头治腐工作。指导白云区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监管"回头看",组织全区各村社对去年"三资"清理监管工作进行查漏补缺;指导白云区积极推进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改革,全面启动街道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指导白云区稳步推进四个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农村廉情"三色"预警防控信息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新路子。
    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专项治理工作。指导白云区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专项治理,重点围绕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收送钱物、参与违法建设等方面,组织全区公职人员进行自查自纠;设立举报箱并在有关媒体公布举报电话和信件邮寄地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指导白云区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相关规定,着力规范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指导白云区加快建立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从业情况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动态监管,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下一阶段,市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组将严格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结合白云区的实际情况,加强指导,破解难题,激浊扬清,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深入推进廉洁教育活动、创新思路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坚持源头防腐,着力建立健全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为廉洁白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