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上午,市纪委、市社科联、市监察学会联合召开探索“制度+科技+文化”预防腐败新模式专题座谈会,倪星、葛洪义、邓成明、王培林、刘小敏、李江涛等专家学者与会建言献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市纪委、市社科联、市监察学会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共70多人参加会议。
王晓玲同志强调,探索预防腐败新模式是时代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注重在工作理念、最终目标、总体布局、主要手段和战略重点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预防腐败要综合运用制度、科技、文化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积极发挥制度的核心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和文化的基础作用,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实践中强化“三位一体”工作理念和1+1+1﹥3防治效果,通过制度与科技的有机结合推动实现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克服对权力监控的空监、弱监和虚监等难题;发挥廉洁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市纪委将运用“制度+科技+文化”的理念,重点推动公共服务廉洁化、行政权力公开运行、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执法和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管,加强农村基础“三资”管理等工作。
倪星: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真正好的制度是从规制、规范、认知层面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毛孔里,被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接受。从制度到科技到文化,其实也是贯穿了这个逻辑。我们将制度建设分为三类: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惩罚。通过研究发现,事中监督的反腐败效果最好,就是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实施无缝隙、全覆盖的监督。关于目前预防腐败的思考和建议,我认为要重视六大方面的力量,即强调人性的力量、趋势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
葛洪义: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预防腐败、制止腐败要相信和依靠国家体制来进行,在体制里寻求解决腐败预防问题、制止问题,而不是破坏和否定国家体制。要解决腐败问题,一定要坚持走民主法治的道路。制度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权力与责任的统一。目前权力和责任是脱节的,有责任的人没有权力、有权力的人没有责任。责任是无限的,而权力是有限的。我认为:制度建设是根本,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制度建设的水平和效力,文化环境则是一个软实力。
邓成明: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应理清制度防腐、文化防腐、科技防腐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制度防腐是关键、是根本。权力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在任何制度下都有异化的必然性。然而,有了制度的约束,提高违法成本,使其不能、不敢腐败。第二,文化建设是基础。任何制度都有局限性、滞后性,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中有利的一面。第三,科技手段是防腐的辅助。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但也不能夸大科技的作用,否则就是工具绝对主义,在利用科技手段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和制约。
王培林: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梦要实现,反腐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制度、科技、文化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相对而言,我个人认为,制度是第一力量,文化其次,科技是当代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怎样形成不是相互削弱,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充实的机制呢?我认为,从人性的角度探讨反腐败工作是非常有利的。目前有观点把腐败类型划分为黑色腐败、灰色腐败和白色腐败三类,这应该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否则在反腐的同时会带来另外的问题。
刘小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推进廉洁广州建设,提出“制度+科技+文化”的反腐新路,我认为,除了走法治化的道路,还要走民主化的道路。第一,立足广州,大胆借鉴。应从新概念的创造、新规范的出台到新措施的实施都要更加强化广州特色。第二,争取授权,试点突破。向中央申请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试点城市。第三,实事求是,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是广府文化的鲜明特色。纪检检察工作要实事求是,不能够脱离我们的发展阶段。
李江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
探讨反腐败的道与术问题。道是基础,道不行,术无可依。反腐败到底为了什么?是建立高度文明、公平正义的社会,所以道非常重要。道在反腐败上,第一指体制模式,跟制度不完全一样,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第二是人的思想高度,一定要重视党员干部的修养、基本的道德情操;第三是社会文化共识。术是指具体达到目标的路径,猫捉老鼠,需要大量的猫,这个“猫”就是群众,群众监督要规范,不能乱来。市纪委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如聘请廉政信息员、人民观察员等等。
顾涧清: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以廉政文化的新内容、新载体引领社会新风尚,文化引领的核心就是理论的引领。充分发挥社科联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学术座谈会、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方式,广泛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构建包括廉政文化理念、知识、观念、规范、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等在内的廉政文化理论体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编写有关案例读本,制作专题片、纪录片,提升教育效果。
卢汉桥: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廉洁广州建设是以努力推进“制度+科技+文化”三位一体机制的形成作为实践追求。防治腐败,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公共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要构建保障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制度+科技+文化”的三位一体安全平台,首先要系统构建立体网络,从政治、市场、文化与社会等多层次、多领域推动廉洁城市建设的立体化、全覆盖化。其二,应当高度明晰基本建设方略,在常规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强力推动廉洁城市建设;再者,还应该强化综合治理理念,坚持将思想预防与问责治理、制度完善与科技创新、党政齐抓与公众监督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