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监督网 种好责任田——廉洁广州"立体建设网络"品牌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5-11-10   字体大小:

  近年来,广州坚持由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社会共建,瞄准建设廉洁城市的目标,以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广州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推动形成了廉洁广州“立体建设网络”、“重拳反腐”、“四位一体纠四风”、“公共服务廉洁化”、“智能监督”、“分众教育”、“阳光纪检”、“国企巡察”、“纪检铁军”以及“建设指数”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见实效的廉洁广州十大品牌,即日起,将依次对上述品牌工作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全面从严治党的广州反腐实践

  廉洁广州十大品牌系列宣传之一

品牌一:织密监督网 种好责任田

——廉洁广州"立体建设网络"品牌

  建设廉洁广州,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引领、干部率先、社会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织密监督网、种好责任田,努力形成全面共建共享廉洁广州的良好格局。记者从广州市纪委获悉,近年来,广州市全方位加强对廉洁广州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推进责任落实,层层构建廉洁广州建设的监督网络,把廉洁的清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搭建大格局:市委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

  深入推进廉洁广州建设,首先要全方位的加强对廉洁广州建设的组织领导。2012年6月,广州市委决定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与廉洁广州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合并,成立市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广州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廉洁广州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及时听取大案要案查处情况报告,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汇报;市委主要领导在每年召开的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培训班上作专题辅导;市委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带队开展全市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广州建设检查考核,对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检查督办。

  市委的率先垂范,使廉洁广州建设有了主心骨。全市各区、市直各单位成立了相应的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广州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如越秀区成立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越秀区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越秀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分析形势、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出台《建设廉洁越秀的意见》,明确廉洁越秀建设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每年都制定下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越秀建设的部署分工》,层层落实任务。在全市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一张上下协同,部署贯通,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廉洁广州建设组织机构网络搭建而成。

  推动责任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破解责任缺失难题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但长期以来,主体责任虚化、监督责任泛化以及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有效落实。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廉洁广州建设必须破解责任缺失难题。

  2014年9月以来,广州在全省地级以上市率先制定出台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随后,又制定印发了《广州市关于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关于强化落实"两个责任"责任追究工作的意见》两份文件,从为什么抓、抓什么、如何抓等方面,全面明确了"两个责任"的具体内容和落实"两个责任"的保障措施。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旦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出现问题,党委的主体责任不可推卸,纪委的监督责任也难辞其咎。"

  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广州市选取天河区、南沙区、市交委、市公安局、广州地铁集团、越秀集团、广州港集团等7家单位开展落实"两个责任"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建立工作机制、编制责任清单、健全工作制度等方面形成一批有特色、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两个责任"工作53项清单内容。出台《广州市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考评指标体系》,把落实"两个责任"情况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廉洁广州建设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向全市通报。如南沙区,在推进落实"两个责任"示范点创建工作当中,形成了"三动机制"、"三级责任"、"四项制度"、"四个坚持"工作模式,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为南沙自贸区和国家战略新区"双区叠加"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截至今年6月,广州市共对34名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违反选人用人问题的10名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力推动了"两个责任"在全市落地生根。

  构建立体监督网络:廉洁清风吹遍城市每一个角落

  建设廉洁广州,必须把廉洁的清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廉洁广州建设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广州市探索创新基层监督组织,构建起一张立体多维的监督网络。

  成立村居、社区监督组织。从2012年5月起,广州市在全市推动成立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城市社区党风廉政监察站和转制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担起对村居社区集体资产、资金、资源使用情况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等责任。荔湾区于2012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党风廉政监察站全覆盖,党风廉政监察站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成为实时监督基层党员干部的"电子眼",而且还创新实行登门夜访制度和居民议事制度,成为联系群众的"心声站",单是冲口街杏花社区监察站自成立居民议事会以来,就为群众解决问题360多个。从化区在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过程中填补了村民自治"民主监督"中监督主体不确定的空白,全区村监会自2012年10月正式运作至2015年6月,共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1360余件(次)。目前,全市共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1144个、社区党风廉政监察站1388个、转制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112个,实现村居社区纪检组织100%全覆盖。

  成立行业廉洁从业委员会。2013年9月,广州市预防腐败局、市民政局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防治腐败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推动成立行业廉洁从业委员会。目前,市一级223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行业廉洁从业委员会100%全覆盖,2015年底前计划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实现行业廉洁从业委员会100%全覆盖。

  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建立健全纪检组织。2013年3月,广州市纪委制定出台《关于在广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建立健全纪检组织的工作方案》,会同市工商联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在全市344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中设立纪委24个、设立纪检委员3422个,实现了三个100%,即非公企业党委建立纪委覆盖率100%,非公企业党总支和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覆盖率100%,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纪检工作覆盖率100%。

  成立校务、医务监督委员会。广州市通过积极构建"公共事业廉洁网",着力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方面实现校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2015年5月7日,市教育局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铺开校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全面担起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党务校务财务公开情况、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情况、校领导廉洁自律情况等实施监督以及开展廉情预警评估等方面的职责。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实现校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开展医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2014年,市卫计委在广州市红会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区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开展了医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今年年底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建立医务监督委员会。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