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广州市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精神,始终坚持聚焦问题、多管齐下、持续加压,构建起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位一体”反“四风”工作机制,始终保持了纠治“四风”的高压态势。三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作风突出问题不断得到整治,全市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向好,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目前,广州市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纠正“四风”进一步常态化、长效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整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信赖感不断提升。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11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顶风违纪问题88个,责任追究113人,其中7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严肃查处“四风”问题的同时,不放松其他不良作风问题的查处、整改工作。2013年至2015年11月,共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查摆、整改不良作风问题超过11000个。
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顶风违纪问题主要有六种类型:一是收送礼品礼金问题46个,占问题总数52.3%,共追责51人,含党纪政纪处分50人;二是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15个,占问题总数17%,共追责19人,含党纪政纪处分1人;三是公款国内旅游问题12个,占问题总数13.6%,共追责16人,含党纪政纪处分8人;四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7个,占问题总数8%,共追责11人,含党纪政纪处分10人;五是违规公款吃喝问题3个,占问题总数3.4%,共追责9人,含党纪政纪处分2人;六是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问题2个,占问题总数2.3%,共追责3人。
主要做法:
一是态度坚决,以上率下推进作风建设。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考察调研轻车简从,务实高效;精简文件会议,不断改进文风会风;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严格文稿发表等。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规定和廉洁自律规定,以上率下,模范带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作风建设做出专门批示,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纾解民困。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工作。近年来,广州市党员领导干部纪律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已成为新常态。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坚决查处了原花都区区委书记杨雁文、从化市委书记黄河鸿、荔湾区原区长晏拥军、番禺区原区长楼旭逵、广州风行集团原党委书记刘志明,以及广日集团、广州轻工工贸集团领导层“塌方式腐败”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贪治腐和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二是压实责任,层层传导推进作风建设。全市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作风建设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统揽,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与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检查、一同考核,重点抓好确责、履责、追责、考责等关键环节,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为推进落实主体责任,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制作了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宣传小册子,派发给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人手一份;在7个单位开展落实“两个责任”示范点创建工作,为全市的贯彻落实工作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的指导意见》、《关于强化落实“两个责任”责任追究工作的意见(试行)》,进一步压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三是务求实效,真抓真改推进作风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比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方面。全市党政机关需清理整改的办公用房132175平方米,已于今年4月基本完成整改。“三公”经费管理方面。今年1至11月,全市因公出国团组1176批4042人次,经严格把关压减不合理团组57批440人次;公务接待费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同比大幅减少。清理整治高尔夫球场方面。全市共有14个高尔夫球场列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要求清理整治的范围,其中取缔类球场1个,撤销类球场2个,整改类球场11个。目前全市各类球场已按国家和省的要求清理整改,并已通过省的核查验收。整顿清理私人会所方面。今年来全市共清理整顿白云山云溪公园绿道驿站、白云山摩星岭景区品云轩茶座等9家违规“私人会所”,除1家作为临时公共设施、1家作为业务用房外,其余7家已全部面向市民游客开放。治理“裸官”以及领导干部在社团和企业兼职清理方面。2014年,广州市已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顺利完成有关自查和清理工作。
四是从严执纪,多措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三转”为动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纠“四风”。着力构建作风问题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组建总人数为321人的市、区两级暗访工作队伍,开展常态化作风暗访,坚决查处、曝光作风突出问题。今年1至11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各类作风问题1056个,责任追究145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2人;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问题线索912条,组织召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工作会议,推动全市排查工作再升温、再加油,取得新突破;发布11期“网络曝光台”,曝光作风典型案例48个,向社会通报“四风”典型案例29个。同时,市纪委监察局制定《深入纠正“四风”防止问题反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着重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问题,隐蔽“四风”问题,为官不为、庸政懒政问题和会风会纪问题,以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主要特点:
一是聚焦突出问题,加强明查暗访。紧紧抓住“以问题为导向”,始终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确保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全方位、多层次查找各类作风问题,对信访举报、广东省行政效能投诉处理系统、广东省作风举报处理系统、廉洁广州网作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微信举报、第三方监督力量等多个渠道的作风投诉举报问题进行定期梳理,建立作风问题台账,实行专人督办,定期分析研判。针对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组建了一支涵盖市、区两级、由纪检监察、公安、税务、工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以及市特邀监察员、政风行风督察员、廉洁广州建设人民观察员等组成的暗访工作队伍,持续对“四风”问题以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虚作为等作风问题进行暗访,督促各有关责任单位组织核查、落实追责整改。针对民生领域、重要监管行业存在的作风问题,与广州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展暗访拍摄,每月制作、播出《作风建设在路上》电视节目,推动相关单位加强作风问题整改。同时,每年定期拍摄作风问题专题暗访片,组织市各级各单位观看,加强警示教育。针对公车使用管理、公务消费等容易滋生“四风”问题的领域,建立专项电子监察系统,着力防控和发现一般检查难以发现的“四风”问题。同时,加强与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行业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深挖“四风”问题线索,多次组织多部门联合调查。
二是紧盯关键节点,严查顶风违纪。对于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等“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节点,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切实将工作做实、做细。一方面,通过向党员干部下发廉洁自律通知、提醒卡,重申纪律要求,或通过廉洁广州政务网、廉洁广州导报、政务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宣传教育平台,面向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及时提醒、有效预防。另一方面,针对重要节点发现的顶风违纪问题,坚持直查快办、从严执纪、严肃追责。2013年中秋国庆期间,重点查处了广州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花都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花都区自来水公司、市精神病院等5个单位顶风违纪公款购送购物卡等问题;2014年“五一”期间,重点查处了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广州大学、市经贸委、市卫生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5个单位违规购送礼品礼金等问题;2015年元旦期间,重点查处了市第二工人疗养院违规发放旅游费、购物卡等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均严格落实党纪政纪处分,并在市作风建设“曝光台”上点名道姓曝光。针对查办“四风”问题中发现的典型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比如,2014年,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全市违规公款消费自查自纠工作,从源头上切断违规公款消费的资金来源,全市共发现违规并落实整改的资金2300多万元。
三是勇于曝丑揭短,强化曝光通报。设立作风建设“曝光台”是广州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创新。从2013年6月开始,市纪委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单位人流密集的场所设立了作风“曝光台”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每月曝光作风问题。其中,对于隐蔽违规公款消费、公款购送节礼、在公共资源设立会所、违规接受宴请、违规收受红包礼金、公车私用等“四风”典型问题实行重点曝光、点名道姓曝光。从2014年5月份开始,在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增设“曝光台”展板,实现市四个机关大院全覆盖。在曝光问题的同时,设置了“回访台”通报整改情况、督促问题整改;设置了“排头兵”栏目,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引导,树立作风建设的正能量。2015年1月后,将展板式“曝光台”调整为网络式“曝光台”,进一步扩大“曝光台”警示教育范围,确保全市大部分公职人员都能接受教育。
据统计,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市纪委共发布曝光台30期,共曝光作风突出问题342个,其中超过一半属于“四风”问题。同时,通过廉洁广州建设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四风”典型案例。2013年以来,全市11个区和60个市直部门设立了“曝光台”,曝光各类不良作风问题超过7000个。
四是拓展工作领域,深化纠治“四风”成效。对于其他不属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坚持拓展领域、全面排查,发现一个整改一个。2013年6月,市纪委监察局创设了作风建设“排行榜”,以查摆、整改作风问题为重点,设立18大类、68个子项目、88项作风建设工作测评指标,每月对各单位进行测评,测评情况定期公布排名,对于主动履职的单位进行加分。在“排行榜”的推动下,单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市查办作风问题数量大幅增长。2015年,组织开展纠正“四风”防止问题反弹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排查、整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官不为”、“懒政怠政”问题、隐蔽“四风”问题、会风会纪问题等1911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多项专项整治工作。
三年来,广州市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公务接待等“三公”费用逐年下降,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清理整治高尔夫球场、整顿清理私人会所、治理“裸官”以及领导干部在社团和企业兼职清理等专项整治工作全部按期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的验收。根据市统计局近期的抽样调查,91.7%的市民评价广州市党政机关整体工作作风有改进,93.7%的市民认为广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较为显著。其中,对广州市整治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违规收送礼品、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四风”问题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绝大多数表示满意。
五是坚持挺纪在前,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为不断适应纠“四风”工作形势,2014年底以来,广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广州市作风建设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近年来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位一体”反“四风”的工作进一步制度化、长效化。
下一步,广州将继续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准确把握、主动适应“正风反腐越来越严、纪律要求越来越严、执纪标准越来越严、干部监督越来越严、责任追究越来越严”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作风建设重点。着力纠正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庸政懒政和不作为、乱作为、虚作为等问题。
二是坚持合作共享,精准发现作风问题。整合市、区两级暗访力量和媒体监督力量,加强暗访的广度、频度和深度。采取面上巡察、异地交叉检查和“飞行”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全市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是坚持从严从快,保持执纪高压态势。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对顶风违纪问题直查快办,对重大问题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对典型问题加强曝光通报,保持监督执纪问责的高压态势。
四是坚持抓常抓长,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坚持以查处促监督,以监督促长效,不断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统筹领导机制、问题查处协调联动机制和“四风”问题防控机制,逐步深化,善始善终,善做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