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着眼于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注重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强化“五动”、彰显“五性”上下工夫,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品牌带动,彰显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感召性
(一)擦亮老品牌——抓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突出教育重点,坚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重点教育对象,由市委书记每年围绕教育主题带队开展反腐倡廉专题调研,并举办全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会。丰富教育形式,开展勤政廉政为民先进事迹报告会、党员干部道德风范展示活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交流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突出教育实效,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纪律教育。 2010年把“廉洁办亚运”作为纪律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亚运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关键环节的岗位廉政教育和风险防控,实现了“廉洁、节俭办亚运”的目标。
(二)打造新品牌——创办“羊城廉政大学堂”。以“树浩然正气、扬清廉之风”为宗旨,以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为重点,创办“羊城廉政大学堂”。 2007年以来共举办反腐倡廉建设形势报告、知识讲座、专题辅导等讲座14场,18000多人(次)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羊城廉政大学堂”成为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
(三)丰富“活”品牌——推进“清廉羊城”系列活动。举办羊城高校廉政文化辩论赛,开办廉政青春论坛,开展系列主题征文活动,排演廉政话剧、粤剧,开展廉政歌曲大家唱、客家山歌颂清廉活动,举办“翰墨清风”廉政书画展、创作反腐倡廉长篇小说《底线》等,宣传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开展“清廉薪火行”活动,全市60多万青少年共同传递“清廉火炬”,并从广州传递到佛山、肇庆,社会效果较明显。
二、平台推动,彰显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渗透性
(一)拓展宣传阵地。在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大洋网分别开辟《廉政清风》、《廉政前哨》、《廉政启示》和《廉政在线》四大宣传阵地。在农村“两委”换届之前,结合实际制作张贴《扬清廉之风 建和谐农村》反腐倡廉宣传挂图,明确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氛围;专题策划、大力宣传推广广州百货等国有企业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的创新性做法和经验,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创办“沟通无界限、行风大家谈”政风行风热线电视节目,坚持市领导和市直单位一把手上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现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至今播出91期,为群众解决问题3900多个,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明显增强。
(二)构建教育基地。按照“整体规划、功能完整、各具特色、系列打造”的原则,分别建成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基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廉政研究基地、反腐倡廉培训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和影视制作六大教育基地。各基地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教活动,社会影响深远而广泛。
(三)创建示范单位。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宣教工作。每两年评选一批廉政文化示范单位,先后命名萝岗区人民法院、番禺区坑头村等26个示范单位;每年评选一批廉政文化创新项目,先后评出越秀区“开笔礼”活动、岭南集团廉政动漫创作大赛等28个创新项目,推动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风险触动,彰显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一)查找岗位廉政风险。制定《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的意见》,在全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预警防控工作。各单位对照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采取党员干部自己查、群众提、领导审、纪检监察部门核的方式,系统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风险防控。广州亚组委针对亚运筹办工作涉及的18个工作部门、70多个领域以及270多个子领域,全面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工作,查找风险点93个,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107条、制度70多项,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推动了“廉洁办亚运”目标的实现。
(二)深化廉政风险教育。发动党员干部根据查找出的风险点和平常履职时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等情况,对照法纪原文、编成案例,形成风险教育的生动教材。市工商局对照查找出的风险点自编自演制作了《从政之路有危机》10集系列电视情景剧,市城管局编写了《情景案例100例》,市水务局编印了《以案警示研讨文章汇编》,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增强风险防控实效。将岗位廉政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围,融入干部日常管理之中,在 新任公职人员上岗、转岗,公务员年度考核等重要节点进行风险防控测试,推动风险防控和风险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四、科技助动,彰显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时代性
(一)依托网络技术。深化和拓展广州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教育功能,建立了融反腐倡廉主题展览、廉政谈话专题片、廉政承诺书、廉政谈话为一体的廉政教育监督平台;依托 “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设立廉政教育课程,在全市公务员中推行《廉政准则》知识测试,确保廉政教育“全覆盖”;在纪检监察网站推出廉政课堂和论坛,让广大党员干部自主选取学习内容,提供廉政教育“自助餐”。
(二)运用影视媒介。组织创作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在电视黄金时段、报纸醒目位置、公共场所大型LED电子屏幕展播;选取近年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拍摄警示教育片,以案明纪、警钟长鸣;制作廉政动漫教育专题片、举办廉政动漫创作大赛,拍摄廉政小品剧、情景剧等,增强了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了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三)借助通讯手段。建立广州廉政信息平台,在纪律教育学习月期间、重大节假日之前、重要会议之后、重点工作中等关键时段,向领导干部编发廉政手机短信,加强日常教育。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编辑制作廉政手机报“廉洁办亚运”特刊多期,宣传“廉洁办亚运”、“节俭办亚运”的有关精神和纪律要求,为确保“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机制驱动,彰显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长效性
(一)完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全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每年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组建横向联动的“集团军”;有效整合市纪委机关内部资源,形成内部联动的“一盘棋”;加强对各区(县级市)宣教工作的督促指导,打好纵向联动的“团体赛”。
(二)健全制度体系。近年来先后制定实施各类宣传教育制度17项。2007年,制定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3”的制度体系;2010年,制定了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方法步骤。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宣传教育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落实保障机制。组建了全市宣传报道通讯员队伍、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和核心网络评论员队伍;制定了宣传报道工作考核办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建立了廉政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经费纳入全市各级财政预算,有力保障了宣教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