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

  2015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和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以及市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的部署,聚焦中心任务,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持坚强定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正风肃纪形成新常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促社风。一是严明党的纪律。将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纳入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统揽,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与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检查、一同考核,重点抓好确责、履责、追责、考责等关键环节,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严明政府机构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措施纪律要求,强化执纪问责,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配合省委巡视组对广州市和越秀区开展巡视工作,认真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推动巡视整改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坚决纠正“四风”。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组建总人数为321人的市、区两级暗访工作队伍,开展暗访专项行动,设立“网络曝光台”,加大查纠“四风”震慑力度。2015年,全市共查处各类不良作风问题1180个,责任追究162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9人,其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0个,责任追究8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7人;市、区两级全年发布“曝光台”129期,曝光作风典型问题1170个,市纪委向社会通报“四风”典型案例32个。办好《作风建设在路上》电视节目,督促整改问题152个,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廉洁化,强化政风行风监督。制定《深入纠正“四风”防止问题反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着重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问题,隐蔽“四风”问题,为官不为、庸政懒政问题和会风会纪问题,以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全部完成。2015年,全市因公出国团组1263批4358人次,压减不合理团组61批458人次;公务接待费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同比大幅减少。2015年全市共清理整顿白云山摩星岭品云轩等9家违规“私人会所”。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市民对我市整治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违规收送礼品、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四风”问题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惩贪治腐保持持续震慑。以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以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一是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纪违法行为,201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466件(次),同比下降26.2%;立案1072件1081人,首次超千件,分别同比上升13.4%和13.0%。其中,要案169件169人,涉及市管干部30件30人,查处了黄河鸿、楼旭逵等多名区级党政机关“一把手”。二是改进纪律审查方式。转变执纪理念。重点从“盯违法”转向“盯违纪”,从“管极少数”转向“管大多数”。坚持“三个区分”原则,强化查实问题、惩治腐败是成绩,澄清是非、保护挽救干部也是成绩的观念,为1279名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坚持抓早抓小,分类处置问题线索,扩大函询、诫勉范围,探索实践“四种形态”。201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函询372人(次),给予党纪处分820人,移送司法机关130人。突出执纪特色,制定市纪委机关纪律审查文书模板,改进完善审理报告,体现执纪的政治性、严肃性。三是认真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全面排查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农村“三资”和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的违纪违法线索,对“小村大腐”、“小官大贪”案件落实包案制度,确保查深查透。2015年,全市共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1960条,重大线索556条,初核线索1399条,立案709宗,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9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3人。四是健全纪律审查保障机制。发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制定印发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探索在法治框架内与审判、检察、公安、审计等机关开展协作配合的有效路径。制定完善包括应急处置、安全陪护、医疗保障、视频监控、后勤管理等一整套办案管理制度,形成了依纪依法安全办案的制度体系,坚持安全至上,注重抓好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五是推进追逃追赃工作。成立市追逃办,统筹检察、公安等机关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工作。

  教育监督取得新进展。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预防腐败的新途径。一是加强纪律教育。推进广州市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基地建设,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教育,继续在全市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举办全市第三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培训班,增强党规党纪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制定实施《关于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开展“明准则、知条例、守纪律”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创新两项法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廉洁广州微信平台,开设“党员随身微教育”专栏,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关注微信并收藏专栏,实现随时随地贴身教育,努力掀起学习贯彻两部党内法规的热潮。二是弘扬廉洁文化。紧扣廉洁广州建设树品牌,策划开展“羊城清风行”十个品牌主题宣传活动,精心组织反腐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创作编排反腐题材话剧《高墙内外》,完成廉洁主题动画电影剧本创作,整理广州廉洁历史文化普查成果并汇编成书。开展廉洁广州2015年度人物评选和宣传活动,举办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巡回宣讲。面向市民群众每月定期制作播出《廉洁广州聚焦》,发挥廉洁广州定期新闻发布会、廉洁广州导报、廉洁广州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作用,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网络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回应社会关切,注重正面引导,营造共建共享氛围,传递廉洁正能量。三是深化以案治本。制定实施《关于建立惩防腐败一体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开展预防腐败清单工作试点,协同推进以案治本、跟案防控工作,严格执行“一案三报告”制度,撰写并编发典型案件剖析材料,用鲜活的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健全完善中国(广州)城市廉洁建设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廉情预警评估制度,全面加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风险防控工作。四是拓展工作领域。深化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电子监察工作,深化国企反腐倡廉建设,全覆盖巡察市管国有企业。制定实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开展医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试点,铺开全市中小学校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推进社会组织防治腐败工作。

  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制定实施广州市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组织和制度创新。一是落实“两个责任”。全面贯彻市委关于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开展落实“两个责任”示范点创建以及下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德述廉活动,并要求各级党委向上一级党委和纪委提交履行主体责任的情况报告。出台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意见的实施意见及责任追究工作的意见,明确“两个责任”基本清单,细化追责情形。组织开展2015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暨廉洁广州建设检查考核。2015年,共对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17名党员领导干部和1个单位进行追责。二是落实“两个为主”。全面实行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两报告”制度,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做好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认真贯彻中办《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等三个文件,研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推动落实“两个为主”。三是推进“两个全覆盖”。制定实施《广州市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制度》,推进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将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划分为7个协作区,按照线索集中、人员整合、上下联动的模式,组织统筹全市纪律审查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纪委监督执纪能力。2015年各协作区立案数和结案数分别上升13.4%和13.7%,各区纪委立案874件,同比增长14.2%;其中,街、镇纪委立案476件,同比增长38.8%。扎实推进对市管国企巡察全覆盖,改进巡察方式方法,推动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增强巡察工作实效。巡察组成立至2015年12月底,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共查处国有企业副职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0件20人,责成基层纪委立案处理30件30人。

  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严”字当头,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纪律,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一是严格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全市镇街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轮训,举办学习贯彻两部党内法规、案件检查、党风政风监督等系列业务知识讲座,夯实履职基础。二是严格管理。开展“三转”示范点创建活动,探索推动“三转”向基层延伸。扎实推进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市170个镇街纪委顺利完成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六有”和工作内容规范化、管理考核规范化目标任务。三是严格监督。成立广州市第一届纪检监察机关内务监督委员会,引导外部力量有序参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制定《广州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制度(暂行)》、《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内务监督委员会章程(暂行)》及相关工作规程,建立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归口统一处理机制。开展纪检监察巡察工作,首批巡察南沙区、市司法局两个单位,及时发现和处置纪检监察干部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自我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实施“零容忍”,坚持有信必查,绝不袒护,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