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维修加固和陈列布展,11月10日,广州市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正式开馆。该教育馆位于越秀区中山三路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的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总展陈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广州首个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教育馆。
曾经生活在广州的古代廉洁人物事迹,传颂着两千年广州的廉洁风骨;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历史和十八大后党风廉政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为人民的一片丹心;黑暗中伸出握着钞票的手,走进铁门满目都是贪腐官员典型案例……教育馆精心布局设计,运用实物摆设、图片展览、文字说明、情景再现、观展互动等多种表现手法,给参观者带来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感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穗纪宣、李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王燕
弘扬廉洁文化
传播清风正气
廉以养德,文以化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廉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树立廉洁理念、弘扬崇廉风尚的重要任务。基于此,近年来,广州市纪委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创新,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抓党风、树新风的重要抓手,坚持文化自觉,立足战略高度,制定印发《建设廉洁文化引领工程实施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拓展视野思路,以廉洁文化“八进”为抓手,以建设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为阵地,以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为重点,以创作廉洁文化精品为载体,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持续传播廉洁正能量,弘扬廉洁价值观。文化系于根脉,历史照亮现实。用文化支撑自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将清风常伴,行稳致远。
重家风建设 全文展示《朱子家训》
据馆方介绍,馆中大量运用黄菊元素、越秀元素、广府文化元素和廉洁元素,营造廉洁文化氛围。
展厅第一篇章的主题为“礼乐中华廉为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线,从“人洁、家正、官廉、国兴”四个层面,展示中华古代廉洁人物典故及家风、家训等方面来叙述中华传统廉洁文化。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家风好,社会才充满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近年来,广州市不断深入推进好家风建设,教育馆亦紧扣这一重要主题,用“劝廉明”、“正家风”、“传家教”三个板块,分别介绍了古代先贤的家风家教家训故事。
其中的《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值得一提的是,馆方特意用一整面墙来展示著名的《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全篇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比如“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朱子家训》中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诸多内容,在今天仍然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第一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国兴”,国治方能天下平。历史上,为了追求廉政,君臣从德与法多方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廉政之道,要靠官员自律,更要靠制度规范。该部分展示我国历史上创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用以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
第二篇章的主题为“廉洁风骨千年颂”,这部分运用雕塑、文字、美术等元素展示包拯、韩愈等一批著名的中华廉洁历史人物,充分运用广府文化元素还原岭南廉洁人物崔与之的“晚菊堂”场景,让参观者感受中华廉洁人物及东汉名臣杨孚、东晋著名廉吏吴隐之、西汉南宫侯张买父子、“甘泉先生”湛若水、“一代清官”许应鑅、“晚清第一清官”骆秉章等广州历史上著名的廉洁先贤事迹,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第三篇章的主题为“一片丹心黄花秀”,一面“廉”字形象墙由镶嵌的36种字体的“廉”字组成,强调共产党人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该部分再现了毛泽东、彭湃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农民协会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农民运动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历史、党的历届领导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指示和经典论述及十八大后的党风廉政建设丰硕成果。
通关廉洁知识问答才可继续参观
第四篇章主题为“秉承浩气越秀浓”,主要介绍越秀区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展示具有越秀特色的廉洁文化建设情况及越秀区优秀廉洁人物。
2012年至2016年间,越秀共立案181件181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五年来共处理效能投诉50件,制作作风曝光台38期、暗访片11部,曝光问题近200个,问责156人;规范了权力公开运行和监督制约;深化“三转”,清理了由区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机构由原来的106个减少至8个;率先树立“廉洁文化进社区”“廉洁文化电影周”等多项工作品牌……让参观者一览越秀区近年来在争当全市反腐倡廉建设排头兵道路上的改革奋进与坚定步伐。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上,越秀区纪委信访室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越秀区纪委是广州市唯一获得荣誉的区级纪检监察机关,区纪委信访室也是全省唯一获得表彰的纪检监察信访部门。
馆方在该展厅设置了参观互动区,来参观的党组织和党员可以面向庄严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承诺墙上签名,庄严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观众们想继续参观,必须参加廉洁大课堂的知识问答,对于屏幕上出现的5道有关党史党规党纪知识选择题,观众至少要答对3题,才算通关,方可开启通往下一参观点的大门。
馆方表示,教育馆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教育,旨在增强展览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增强廉洁教育效果。
经“诱惑”走廊入“监狱”体验贪腐之害
第五展厅是仅向党员领导干部开放的“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厅”。当门慢慢开启,入口变窄,只容参观者依次进入。记者看到,窄道的左边,无数只握着各色钞票、贵重礼品的手从黑暗中伸到面前。“钱,到底收还是不收”,诱惑无处不在,曲里拐弯走过这条“手的诱惑”走廊,头顶一记“重拳出击”,狠狠砸碎了“腐”字。
馆方表示,人生旅途中,党员领导干部会遇到种种诱惑,时刻考验大家的信心和决心,这一主题旨在提醒党员领导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重拳出击”的雕塑也特别形象,彰显了越秀反腐倡廉的决心与能力。
随着沉重的拖拉声,一扇铁门缓缓打开,记者进入了一个房间,这里的氛围如监狱般压抑,展示的是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呈现出被心魔吞噬而走向贪腐道路的扭曲人生。
如“五不知”的齐小平,曾任越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他为人不知恩、不知足、不知惧、不知交、不知亲,大肆收受贿赂,2016年被“双开”。又如任性使用权力的杨雁文,曾任越秀区区长,他未能守住思想防线,先后收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数百万元,2015年被“双开”,201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再如任性的“两面人”陈小泉、身在文明办而不文明的曾庆汉、“能人局长”胡耀强等,也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原则,突破底线,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馆方表示,通过这些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最能起到引发深思、触动警醒的效果。
越秀区将分批组织区内党员干部进馆参观
越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孔祥虎表示:修缮布展一新的廉洁文化教育馆正式开馆,是越秀区开展廉洁城区建设、特别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探索、新举措,不仅有力服务保障了越秀区的科学发展,对廉洁广州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越秀区将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到教育馆参观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作善成,永远奋斗,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全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为全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提供坚实保障。
参观指引:
(一)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地址:越秀区中山三路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二)参观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逢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闭馆。
(三)团体预约电话:83527570(需至少提前一个工作日预约,每批参观人数不超过30人)。
省农民协会旧址
打造廉洁文化教育馆
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位于越秀区中山三路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的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教育馆于2015年立项筹建,在越秀区纪委和区建设水务局、区文广新局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了近两年的维修加固和陈列布展后,正式开馆。
教育馆所在的别墅很有来头,且地位特殊。据介绍,1924年10月以前,这里是广州商团副团长、大地主陈恭受的私人别墅。1924年10月,被孙中山的革命政府收归国有。之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迁于此。1925年5月,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办公地点就设在此处。
据文史专家考证,毛泽东同志从湖南来广州参加革命工作时,曾在别墅二楼东面的房间居住和工作。陈延年、周恩来等也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因此,这栋别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馆建设在遵循文物建筑改造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通过挖掘越秀廉洁历史故事,精心布局设计,运用实物摆设、图片展览、文字说明、情景再现、观展互动等多种表现手法,充分展示具有越秀特色的廉洁文化元素,弘扬清正廉洁美德,倡导风清气正风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廉尚洁。
黄菊花为形象标识
教育馆又名“秀菊堂”
日前,记者进入教育馆,这幢别墅总占地面积约为1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设在别墅的一层和二层,总展陈面积约2000平方米。
记者此前在其他地方参观类似主题馆时,馆名大多叫“廉政教育馆”,该馆取名为“廉洁文化教育馆”,有何考虑?越秀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用“廉洁”而不是“廉政”,是因为“廉政”更多的是面向党政机关,而“廉洁”的内涵更广,面向广大市民群众,文化可读性也更强。
教育馆共分七个部分。步入序厅,正前方是一个多媒体投影出的大大的“廉”字,“廉”字的背后还有一朵绽放的黄菊花。序厅主题为菊赞,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廉传千年、古越今秀、菊香满堂,诠释廉字及“廉洁”一词的由来。
教育馆以广州南宋廉洁名臣崔与之(自号菊坡先生,居所取名“晚菊堂”)的“黄菊”作为教育馆的形象创意标识,突出越秀独有的廉洁文化。该负责人解释称,教育馆选取了坚贞高洁、丽而不骄的菊花作为形象标识,这不仅具有廉洁文化属性,而且还有广州、越秀独特的地域属性。因此,教育馆别名又叫做“秀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