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巡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把巡视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再对巡视巡察做出明确部署,“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巡察工作作为市县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在今后一个时期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自2016年启动市委巡察工作至今,始终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盯“三大问题”、紧扣“六项纪律”,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通过综合开展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提级巡察、交叉巡察等,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质量和效果,逐步构建完善市区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同时,广州还率先在全国出台市委巡察工作效果评估办法,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巡察效果评估。
今年,广州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推进市、区巡察一体化,让巡察利剑作用更加彰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穗纪宣
实践 巡视巡察决不是一阵风
广州市自2016年6月启动首轮市委巡察以来,已开展6轮巡察,完成了对42个市直单位的常规巡察,6个镇(街)的提级巡察,10个区、35个镇的换届风气专项巡察及全市2000多个村级组织的换届风气专项督导。
截至2017年底,市委巡察机构共移交问题线索272条,有关部门根据移交线索转立案49件64人,党纪政纪处分3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5人,采取组织处理、诫勉谈话等方式问责190人,批评教育和谈话提醒1234人次;被巡察单位通过整改,完善各类制度1553项,挽回经济损失4.42亿元,上缴财政6720万元。巡察“利剑”作用初显,受到市委和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在大力推进市委巡察的同时,2016年市委巡察组组织对各区整改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情况进行巡察监督,2017年对市委第一轮巡察的5个市直单位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整改不力的一个单位在全市进行通报,对弄虚作假、敷衍整改的10名责任人予以问责处理,进一步压实巡视巡察整改责任,释放出“巡视巡察不是一阵风”的强烈信号。
向42家市直部门反馈巡察发现问题1930个
2016年是广州市委巡察工作的起步之年。广州成立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及“一办五组”的巡察工作机构,构建以《关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巡察工作的意见》为主干的“1+4+N”制度框架,把巡察范围拓展到全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打造巡察全覆盖工作格局,不断深化标本兼治,着力净化政治生态。
重大决策长期不经党委会研究,以党政联席会、行政班子会、董事会代替党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一个党组6年时间没有印发党组会议纪要;一个党委一年召开了54次党委会,全是研究经营方面的问题,没有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党委领导班子长期不换届;基层党组织不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多年重复一致;任人唯亲、关亲顾友,选拔干部以地域划线……市委巡察组认真落实政治巡察要求,着力发现被巡察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6年6月,首轮广州市委巡察正式启动。至今,常规巡察已开展了4轮,共计完成对42个市直单位党组织的巡察,共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和违反“六项纪律”等方面突出问题累计1930个。
专项巡察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在区、镇党委换届风气专项巡察中,及时处理涉及换届选举工作的信访举报和网络舆情80余件次,督促撤销了一些“两代表一委员”的候选人资格,全面了解和有力督促化解全市换届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根据民主测评显示,干部群众对各区换届风气评价普遍较好,省委评价广州2016年换届“风清气正、心齐气顺”。
创新 交叉巡察、提级巡察、巡察评估
交叉巡察 减少人情干扰 巡得更深、察得更透
为破解基层巡察“地方小、人头熟、巡不深、察不透”的难题,广州市从各区抽调巡察组进行统一编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巡察组和巡察地区,以交叉巡察的方式铺开区委巡察工作。
2017年6月,广州市委从每个区各抽3个巡察组,组成33个交叉巡察组,统一编组命名为广州市区委巡察第1至33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巡察组和巡察地区,以异地交叉巡察的方式在11个区全面铺开区委巡察工作。
目前,广州市已经开展三轮交叉巡察,完成了对88个区直单位、36个镇(街)的交叉巡察。截至去年底,巡察发现各类问题1700个,移交问题线索370条,及时解决了一批管党治党方面的突出问题。
为确保各区的巡察质量和成效,市委巡察办统一制定全市交叉巡察工作方案,各区实行“标准化”施工;每个市委巡察组指导1-2个区,对区巡察工作进行“手把手”指导;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市委巡察机构负责人参加各区的巡察情况汇报会,“面对面”点评并审核把关;市委巡察办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区开展督办,并会同市委、区委巡察组对发现问题少、线索质量不高的被巡察单位进行“一对一”会诊把脉。
“交叉巡察有助于破解‘瓜田李下’之嫌,走出‘身在庐山’之误,借鉴‘他山之石’攻玉,冲破‘孤军奋战’困境”,广州市区委巡察第十四组组长张卫钢深切体会到,异地交叉巡察取得了“实打实”的良好巡察效应。
异地交叉巡察把监督空间相对隔开、利益交集减到最少,达到了“八府巡按”“六亲不认”的效果,巡察组在处理复杂敏感问题、顶住压力阻力方面,没有担心和顾忌;对于被巡察单位和地区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不合规行为与做法,外来巡察组更能敏锐发现。
“外区巡察组视野更开阔,与本地人员没有利益瓜葛,因而受人情干扰更少,被巡察单位干部群众没有思想顾虑,更敢于向巡察组反映问题,开展交叉巡察,巡得深、察得透,效果很好。”一位区委书记也感同身受。
巡察故事
巡察谈话间揪出违纪违法大线索
“我们找陵园主任吴某某谈话时,他坐下来就脱鞋,言语间颐指气使,江湖习气蛮重的。”在汇报对某区民政局下属单位负责人个别谈话时,一名巡察组员的一句话引起了广州市区委巡察第四组组长谢少兰的注意。“领导干部的作风往往决定了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当晚的组务会综合研判决定,不打招呼去会一会这位吴主任。
次日早上,巡察组来到了该陵园。组员们发现,办公大楼、服务大厅等的墙面上空空如也,看不到任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方面的宣传和警示语。当时已过9时,多个窗口的工作人员尚未就位,有的正在吃早餐。
看到巡察组员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吴某某先是一愣,继而大大咧咧招呼巡察组坐下喝茶,闭口不谈公事,也没有安排班子其他成员与巡察组见面,毫无接受巡察监督的压力感。巡察组员们看到,吴某某偌大的办公室(后经证实实际面积超标4倍多)配备豪华大班椅、茶台,里面还有一间“资料室”,摆放着床铺。
“能看看保险柜吗?”面对巡察组的问题,吴某某有点扭捏地打开保险柜,内有一叠证件及大量崭新的现金。在巡察组的反复盘问下,吴某某最终承认,钱是自己收工程承包人的贿赂。
巡察组立即向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区委反腐败协调机制迅速启动。当日,吴某某被区检察机关带走调查,随后被立案逮捕。
谢少兰表示,只有紧盯各种问题细节,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为巡察工作带来重大突破。各区委巡察组就是这样不断从细节处发现问题的。
提级巡察 直接传导压力 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为破解基层管党治党责任和压力传导不到位所致的“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问题,广州市委巡察组直接下沉对部分镇(街)直接开展巡察监督,发现问题并推动立行立改。
2017年9月1日至30日,广州市探索开展市委提级巡察,由市委6个巡察组对黄埔区九龙镇、花都区狮岭镇、荔湾区石围塘街、从化区太平镇、番禺区大石街、增城区新塘镇等6个地域较大、经济规模比较雄厚、情况比较复杂的镇(街)直接开展提级巡察。针对镇街实际,在紧盯“三大问题”、紧抓“三个重点”的同时,做到四个“瞄准”,即瞄准扶贫工作领域,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乡匪村霸”问题,“小官大贪”和“微腐败”问题。
通过走进农村基层、深入群众身边、开展明察暗访和突击“点穴”等方式,看实地、听实话、察实情,共发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管党治党不严、财务管理混乱、“四风”问题突出和损害群众利益时有发生等问题373个,形成问题线索88条,并要求区纪委等有关部门限时上报线索办理结果,大大增强了震慑效果。截至目前,根据巡察移交线索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问责73人,谈话提醒298人。6个被巡察镇(街)通过整改,挽回经济损失3087.93万元,上缴财政2379.35万元。
各巡察组在深入了解发现问题的同时,着力推进立行立改,推动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外嫁女权益问题、扶贫资金沉淀和截留挪用留用地租金问题、扣发村民土地补偿费问题、基本农田保护费补助资金拨付不到位问题等,大大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
市委主要领导直接听取提级巡察情况汇报,当面点名批评,压实各区巡察整改责任,要求各区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认真举一反三,着力解决本辖区内其他镇(街)和区直单位的共性问题。
通过开展提级巡察,将市委巡察利剑直插基层,有利于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有利于发现和推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推动构建市区上下联动的巡察监督网络,提高基层正风反腐治理工作成效;有利于为区委巡察工作作出示范、树立样板,进一步提升区委巡察工作水平。
巡察故事
规范土地物业租赁 村民年增收3千元
增城区新塘镇白江村南顺社“三资”监管缺位,损害村民集体利益。由于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市委第六巡察组进驻该镇后,南顺社100多名村民集体到巡察组驻地反映问题。
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巡察组迅速采取措施,要求该镇立即整改。在巡察组督促下,区、镇专门成立工作组,对该社之前签订出租合同的土地面积进行重新丈量核算,同时开展财务和合同审查及建立健全民主自治管理制度等系列工作,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针对承包租赁时间长、价格低的合同,经过依法与承包方、承租方重新议定租金和承包、租赁期限,适当提高租金价格,每年增加社集体收入288万元,每位村民年增收3000多元。
同时,推动增城在全区部署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总结推广“新塘经验”,以巡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巡察评估 全国率先引入第三方 科学客观评估巡察效果
为客观科学评估巡察效果,提高群众对巡察工作的认可度,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巡察效果。市委巡察办与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合作,对市委巡察工作效果开展第三方评估。
巡察工作能否坚持政治巡察定位,能否精准发现问题、形成强大震慑、推动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巡察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017年3月,市委主要领导在听取十届市委第三轮巡察情况汇报时指出,要努力提高群众对巡察工作的认可度,客观科学评估巡察效果,研究建立巡察效果评估机制。
为此,广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成立课题组,探索开展巡察效果评估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基础上,于日前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市委巡察工作效果评估办法(试行)》和《2017年度广州市委巡察效果评估工作方案》(以下分别简称《评估办法》和《评估方案》),并组织对市委巡察工作效果开展第三方评估。
评估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依靠群众的原则,把以评促巡、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作为出发点,建立了包括10项一级指标和31项二级指标在内的市委巡察工作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市委巡察总体情况、被巡察单位巡察整改效果、巡察组履职情况、线索办理情况等方面,由第三方机构通过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内部统计、网络数据抓取等方式评估后独立出具报告。
目前,评估工作正有序进行,本轮评估预计在2018年3月底完成。评估结果将作为相关单位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并根据评估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市委巡察工作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对落实巡察整改效果不好、履职不到位、评估得分较低的巡察对象和巡察机构,将依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和追责。
展望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
今年,广州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巡视工作方针要求,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坚持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紧盯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立场和政治生态,重点检查党章党规执行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检查践行“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一把手监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统筹推进市委提级巡察和各区交叉巡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紧密的镇(街)党组织作为巡察重点,采取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指导,市区巡察上下联动的方式,统筹推进市委提级巡察和各区交叉巡察,实现对全市所有镇的市委提级巡察全覆盖、所有街道的区委交叉巡察全覆盖,并延伸巡察至重点村(社)、基层集体经济组织,着力发现和推动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和少数基层干部依附权力雁过拔毛、强占掠夺、欺压村民、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违反党的纪律、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举措,推动市属国企党委巡察工作,着力构建完善巡视巡察和市区巡察上下联动、以及市委巡察与国企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市一盘棋”的巡察监督网。推动建立巡察监督与派驻监督人才共享、信息互通、协调协作、线索处置、整改督查等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内监督“双轮驱动”、“双剑合璧”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完善机制 提高巡察实效
建立完善常委会、书记专题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三个层面听取巡察情况汇报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带队反馈巡察意见、向市(区)委常委、副市(区)长通报其分管单位的巡察情况、被巡察党组织书记对巡察报告真实性签字背书等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压实巡察整改责任,强化整改落实。
建立完善线索快查快办工作机制和线索办理情况工作例会制度,加快线索办理进度,提高线索办理质量,强化巡察震慑效果。及时梳理和印发巡察发现问题清单,大力推进未巡先改。
组织开展巡察效果评估工作,推动形成以评促巡、以评促改、以评促查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巡察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