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廉说丨李朝隐(唐):不惧权贵守法度 挺身直言清自守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05   字体大小: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为国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曲矜仙命。这句话出自唐朝大臣李朝隐。当时,他觉得皇帝李隆基在处置一县令索贿案时有违律例,于是据理上奏皇帝,要求依法依律处置该案。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社会里,李朝隐如何做到清正自守,严格执法的?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唐朝大臣——李朝隐的清廉故事。

爱廉说丨不惧权贵守法度 挺身直言清自守——李朝隐(唐)

图片

李朝隐,字光国,唐京兆郡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李朝隐晚年时出任岭南采访处置使,兼理广州政务,以为政清严、刚直不阿著称。

  唐中宗神龙年间,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为防止手中权力旁落,罗织罪名构陷功臣敬晖、桓彦范、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闻之大怒。在事关张柬之等人的生死时刻,朝臣们大都因担心得罪武三思而不敢作声,唯有担任大理寺丞的李朝隐挺身直言。

  李朝隐:此案未经审问核实,不应轻易用法。

  唐中宗:大胆!来人,将李朝隐贬往岭南蛮荒之地!

  宰相:李朝隐向来有清正严明的名声,一旦将他远逐岭南,恐怕会引起天下震惊。

  唐中宗:张柬之五人皆有免死“铁券”,将他们及其子弟流放各地,将李朝隐贬到闻喜县担任县令吧。

  不久后,李朝隐被调回京城出任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当时,朝廷的政令多出自权贵以及皇帝的宠信,他们不通过中书门下两省就私自任命官职,只是以斜封文状交付中书省后,就宣布被授官员的任职,通过这种“非常规”手段被授予官职的官员被称为“斜封官”。李朝隐对此种非正式授官的现象极为不满,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自唐初以来政令、授官多出于中书门下的规制,架空了中书门下的相关职权,而且扰乱了朝廷的政治。于是,他按照朝廷规制以及相关职权,坚决罢免了1400余名“斜封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权贵肆意授官的情况。李朝隐此举引起朝野震动和部分权贵的非议,由此他也得罪了不少朝臣。

  李朝隐后来累迁至长安令,管理京城的民政及治安。长安是当时的都城,达官显贵云集之地,历来难治,但李朝隐不惧权贵,严格执法,惩治了不少不法行为。唐中宗之女成安公主放纵属下以低价强夺百姓田园,李朝隐派人捉拿了公主府主事的家奴,并依法施以杖击,由此京城权贵豪门肆意欺压百姓的气焰有所收敛。宦官闾兴贵曾上门请托,李朝隐命令左右将他赶出府衙。唐睿宗对李朝隐的做法十分赞赏,将李朝隐召至朝堂,当面嘉奖。

  唐睿宗:你作为京师万年县的县令能够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李朝隐:皇上,这是为臣份内事。

  唐睿宗:自古以来宦官每遇宽容柔弱的君主,必定会玩弄权势,擅作威福。像你这样的人不多了。

  李朝隐:谢皇上褒奖。

  唐睿宗:来人,为李爱卿晋一阶,为太中大夫,并赐绢一百匹。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李朝隐升任吏部侍郎,负责审核官员政绩、以确定官员职位的升降。因其处事公正,审核详尽,朝廷授予其一个儿子官职,以示嘉奖。后来,李朝隐因故先后被降职至滑州(治今河南省滑县东旧滑县)、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出任刺史,管理地方事务。唐玄宗素闻李朝隐清正廉洁,当他驾车东都洛阳,路经同州时,特地赏赐李朝隐衣一副、绢百匹,以示慰劳。不久,李朝隐晋升为河南府尹。

  李朝隐在任河南府尹期间,刚正严明之风不改,面对权贵豪强毫无畏惧。当时,太子的舅舅赵常的家奴依仗主人威势,横行乡里,肆意妄为。李朝隐认为,若对此人不依法严办,“不可为政”。于是遣人将其逮捕,依法施以鞭笞之刑。在李朝隐的管制下,地方豪强无不敛其气焰,奸邪之徒难以有喘息之机。玄宗皇帝特地下诏勉励,以表彰其治绩。

  开元十年(722年),李朝隐再次返京,任大理寺卿,位列九卿。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主要负责纠察审理百官违法犯罪的行为以及处理在京的重犯。武强县令裴景仙索贿赃帛5000匹,且事发逃逸,皇帝震怒,下令将其处死。李朝隐觉得皇帝的决定有违当时相关律例,遂据理上奏。

  李朝隐:皇上,裴景仙所犯的是索贿之罪,按律罪不至死;而且他是唐代开国功臣裴寂之曾孙,按照当时规定,贤良者十代以内违法应可酌情宽宥。故于法于情,裴景仙不应判处死刑。

  唐玄宗: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敢索贿赃帛5000匹,简直是贪得无厌!处以死刑,以儆效尤!

  李朝隐:皇上,依据唐律:“枉法者,枉理而取,十五匹便抵死刑;乞取者,因乞为赃,数千匹止当流坐。”如果原应被判流放的罪名现在要被判处斩刑,那么原本应该判处斩刑的罪名又应如何判罚呢?所以微臣以为,为了维护国法的尊严,应“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

  李朝隐向皇帝陈述,量刑裁罪必须要以法律条文为依据,不能让法律随着人的意志转移而改变。经过李朝隐一番据理力争,玄宗最终依律判处裴景仙杖刑一百,流放岭南边地。

  在皇权至上的社会里,李朝隐以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最终说服了玄宗皇帝依法依律处理裴景仙一案,实属不易。此举成功维护了律法的尊严,也可以从中看出李朝隐为人处事的刚正严明,一丝不苟。

  李朝隐人生的最后岁月是在广州度过的。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出任岭南采访处置使,负责监察岭南地区的官吏,且兼理广州政务,仍代理御史大夫一职。在广州期间,李朝隐虽已年届古稀,年老体弱,但仍然坚持处理政务。他“轸恤民隐,屡有建议”,经常关切体恤广州地区民间疾苦,对地区发展多有建议。第二年,在岭南任上去世,终年70岁,谥号“贞”,赠吏部尚书。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