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廉说丨古成之(北宋):仁心为民 不务虚名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05   字体大小: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贤良知足辱,为尔戒贪名。这一诗句出自宋代岭南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古成之。他在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时,途径石门“贪泉”,因景仰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为官清廉而特别作下一首《贪泉》诗,用以自警。出仕后的古成之,也的确成为了一名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明人黄佐认为,他的作为合乎了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北宋岭南首位及第进士——古成之的清廉故事。

爱廉说丨古成之(北宋):仁心为民 不务虚名

图片

  古成之,字亚奭,人称“紫虚先生”,广东增城人,宋代岭南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年轻时,古成之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十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古成之参加科举,成为北宋岭南首位及第进士。古成之一生历任真定府元氏县尉、青州益都县知县、秘书省校书郎、绵州(今四川绵阳)魏城县知县。任职期间,宽惠爱民,政绩卓著。古成之于公元1007年在任上去世,终年60岁,其事迹见于《宋史》《广州人物传》《广东通志》《广州府志》等。

  古成之生于五代十国时期,原籍广东河源县回龙古岭。当时,南汉国吏治腐败,朝纲混乱。统治者重用宦官,对文人士大夫多有疑虑。南汉末代君主刘鋹,昏庸无道,宠信宦官,认为“惟宦者专诚可信”,又迷信鬼神,国家政事都以女巫的卜算结果做决断。同时,大兴土木,追求奢华,为满足一己私欲肆意增加赋税,百姓苦不堪言。古成之见南汉国“百弊丛生”,知道这个腐败的政权很快将走向灭亡,遂没有出仕为官。南汉国末年,他为了躲避战祸,举家迁居到了增城,因此将籍贯定在了增城。古成之隐居罗浮山读书,数年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所与交游的人多是罗浮山的道士和隐士,逐渐间养成了“性简静,寡嗜欲”的道家气质。隐居罗浮山的十多年间,古成之闲来无事时,也会写诗来陶冶性情。诗中所体现的文采和用意都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他的文名在当时的岭南极为响亮。黄佐著《广州人物传》记载,早年的古成之“文誉殷殷动四方”。直到清代光绪年间的翰林院编修吴道镕在编《广东文征》时,也还在宋代文章一节,将古成之所写的《汤泉记》安排在第一位。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皇帝位,改元“建隆”,国号“大宋”,赵匡胤就是后来的宋太祖。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开始革除后周的弊政,并逐步扫荡群雄,终于实现了中国又一次统一。为了稳定王朝的统治,吸收优秀的人才,宋太祖开科取士,同时采取强干弱枝、以文替武的国策,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由于当时岭南地区文教未兴,广州所在的广南东路仅一人可以被推荐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宋太宗雍熙元年(985年),素有文名的古成之被州府选中代表广南东路进京参加考试,结果他不负众望,考取第二名,成为有宋一代三百余年岭南地区金榜题名第一人,被后世誉为“岭南首第”。

  作为“岭南首第”的古成之,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当时督府的《劝驾诗》中称誉古成之曰:“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乐只一人”。然而,古成之的才华和成就也招来了一些人的嫉妒,遂有张贺、刘师道两位北方学子,假意设宴招待古成之,暗中在酒菜中下了哑药,致使古成之在第二天御前面圣时,口不能言。

  宋太宗:汝乃“岭南首第”,今天朕就当面考考你的才学,如何?

  古成之:啊,啊,啊……

  宋太宗:古成之,你好大的胆!居然装聋作哑,如此不恭不敬!来人呀,扶其去殿外候着!

  大臣:陛下,我看古成之不是故意为之,着实是身体抱恙,失声讲不出话,这才失了仪。

  宋太宗:罢了,古成之能考取第二名,也算是有真才实学。告诉古爱卿:“卿宜勉学,以图后进,朕将虚席待卿。”不要因此而气馁。

  有学子为古成之打抱不平,劝其将被人陷害一事上报朝廷,古成之却不以为意,说:“人的功名富贵迟速有天命,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时人都佩服他的气量。清代文学家檀萃也曾在所著的《楚庭稗珠录》针对哑药事件发表过评论:“当日同舍生顾以哑药黜其高第,此岂紫虚先生(古成之)所屑较哉!”

  端拱元年(988年),古成之再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在途经石门“贪泉”时,因景仰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为官清廉,古成之特作《贪泉》一诗以自警:“贤良知足辱,为尔戒贪名。一酌不能惑,千年依旧清。深涵秋汉色,冷侵古松声。珍重荒碑在,何人曾泪倾?”当年的科举考试,朝廷效仿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的数目,只录取了前二十八名考生为进士,古成之位列第十九名,因此也成为宋代广东第一个进士。京城里的人纷纷议论两度考中进士的古成之,当然也免不了有人提起上次陷害一事。宋太宗听说后非常震怒,打算惩处张贺、刘师道二人,不料古成之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一口咬定根本没有此事,宋太宗对古成之的豁达和大度感叹不已。

  考中进士后,古成之被授任为河北真定府元氏县县尉。在短短的任期里,古成之展现出极为优秀的办事能力,没多久就以“能著”的政绩通过考评,进而改任为青州益都知县。他为官清廉,对待百姓以惠爱为本,不喜欢使用刑罚强迫人们来服从自己,当地百姓因此十分信服他。时人称其“为政以惠爱为本,不事刑扑而众务集”。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在地方完成历练的古成之被召到京城开封出任馆职。在宋代,凡是在国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秘书省任职的人都被谓之为“任馆职”。国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秘书省都是负责起草皇帝圣旨、撰写朝廷文书、编修历史文献等重要事务的机构,担任这些馆职的官员在当时都是极负有名声的文学儒臣。古成之素有文名,他曾著有《删易注疏》若干卷,“人士传习之,并诗集行于世”。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对于古成之来说,并不算太难。古成之的同僚都是些善于写文章的文学儒臣,他们都非常乐意和古成之共事。当时的枢密直学士张咏赞赏古成之的为人及才学,对他颇为看重。

  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张咏出任益州(今成都)知州,他向太宗皇帝推荐古成之担任魏城县(今四川绵阳东北)知县。恰逢宦官王继恩授命讨伐李顺起义,王继恩拥兵自重,在蜀地作威作福,纵容部下肆意搜刮百姓,致使蜀地民众在民乱未解的情况下又添兵灾,“居民避兵者多溺死,积骴如叠,孑遣者皆疮痍老幼,流徙为墟”,当地民众为战乱兵灾所苦,死伤无数,全城满目疮痍,不少民众流离失所。古成之到任以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运来米粮,救济灾民;同时,赠医施药,救治伤员,使得“活者无虑数千人”。古成之一边处理战后的善后事宜,一边则着手于魏城治理工作,通过“立学校,课农桑”等手段振兴当地文教,发展农业经济,使深受兵灾之苦的魏城渐渐走出战祸的阴霾,当地社会风貌亦为之一振。

  在蜀地绵州魏城县的工作结束后,古成之回到了开封继续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蜀地再生叛乱,朝廷只得再次委派名臣张咏出镇四川。古成之因为前番在魏城县的工作给朝廷留下了擅长于抚恤的印象,加上他在四川有很高的民望,于是也被一起委派到四川汉州担任绵竹县令。在绵竹任职期间,古成之继续采取劝课农桑,振兴文教的施政方针,使绵竹“民大向化”,古成之被赞“有古循吏风”。《增城县志》认为,古成之承袭老子的施政理念,崇尚不务虚名,办事朴实无华,正如西汉名相曹参一样,做到“载其清静,民以宁一”。古成之在绵竹做了六年知县,在他的治理下,汉州一带局势逐渐稳定,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变乱。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古成之在家中溘然长逝。古成之为官数十载,大部分时间于地方任职,且多美名。他死后,不少地方流传着他得道升仙的传说,寄托着百姓对他的怀念之情。家乡广州增城的百姓尊称古成之为紫虚先生,将其画像供奉在乡贤祠中,后将其入祀广州学宫,以便后世广州学子铭记这位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明人黄佐在《广州人物传》中赞古成之有四贤:“曰静、曰宽、曰惠、曰孝。”其中针对他做官时候的品德,作了很高的评价:“西土之平,不有善政以解其疲,吾见其转于沟壑也。抚字之劳,非惠乎?”“合而言之,庶几乎仁”,认为古成之的作为合乎了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