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廉说丨李昴英(南宋):“南人无党,中外畏惮”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05   字体大小: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这是南宋名臣李昴英上疏宋理宗所言。李昴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位广东籍探花。他为官廉直,不畏强权,多次弹劾权臣。宋理宗曾欣赏李昴英的耿直,并对宰相说:“李昴英,南人,无党,中外颇畏惮之!” 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南宋名臣——李昴英的清廉故事。

爱廉说丨李昴英(南宋):“南人无党,中外畏惮”

图片

  李昴英,字俊明,人称“李探花”,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学者。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李昴英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成为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位广东籍探花,授汀洲推官,因功进太学正,迁著作郎兼屯田郎,后升大中丞兵部郎中。宋理宗淳祐年间赴京,弹劾大臣范钟、史嵩之、吴知古,并几次抗疏,弹劾和揭露史嵩之的罪行。李昂英后任直宝阁江西提刑兼知赣州,授大宗正卿兼国史编修,宝录院检讨。李昴英为官廉直,不畏强权,多次弹劾权臣贾似道、丁大全,后进太常卿右史、兼权吏部右告侍郎,升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加中大夫,封番禺开国男。晚年李昂英隐居广州文溪,因以为号,著有《文溪存稿》《文溪词》《南海志》等。

  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李昴英出生于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的一个仕宦世家。曾祖父李仙之官至承奉大夫,父亲李天棐官至龙图阁待制。李昴英自幼聪颖,攻读经史,过目成诵。

  李昴英弱冠之年,即已经精通《春秋》经义,并得到当朝名臣、学者崔与之的赏识,将其纳入门下。在崔与之的教导下,李昴英的学问更加精进。宝庆元年(1225年),李昴英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次年,李昴英到京城临安参加会试,被主考官邹应龙赞为“笔削有法”,并中进士,取探花,成为当时广东籍的第一位探花。

  绍定二年(1229年),李昴英被授予福建汀州推官一职。汀州推官在宋朝的时候相当于知州的副职,并无实权。当时福建盗贼猖獗,势力很大,他们往往成群结队,有组织地攻城略地,杀人越货。汀州知州陈孝严本应全力依靠地方军队,缉拿盗贼。但他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对部下官卒极其严苛,阴鸷凶悍。作为助手的李昴英经常对陈孝严进行劝告,但是陈孝严非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李昴英预料变乱即将来临,极力请求陈孝严增修女墙,疏浚护城河等设施以防不测。这些建议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士卒的兵变就已发生。一天,陈孝严连续残杀十几个士卒,强行将本州自制的“楮币”作为士卒的“口券”。


  李昴英:陈大人,万万不可呀!这“口券”是朝廷专门发给士卒的军饷凭证,你怎能用纸币替代?

  陈孝严:我是知州,有权做决定。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只要签名副署即可!

  李昴英:如此有违朝廷的决定,恕我不能从命!

  陈孝严不顾反对,命令亲信拿着“楮币”逼迫李昴英签名副署。李昴英厉声将陈孝严的亲信斥退后,考虑到自己既然无法左右这种事情的发生,不如干脆弃官而去,以免同流合污。谁知,李昴英出城不久,汀州部分士卒不堪陈孝严暴政,终于发动兵变。李昴英闻讯赶回,领头的士卒已经绑缚陈孝严,正欲杀之以泄心头之恨。李昴英急忙阻止,并用自己身体挡住陈孝严,李昴英平日在军中体恤士卒,拥有很高的声望,叛卒最终接受李昴英的劝阻,兵变终于得以妥善解决。

  兵变平息后,原本依托于陈孝严的朱积宝因失去靠山而率部离开汀州,后和匪首晏彪勾结,围攻汀州。为保卫城池,李昴英在汀州修筑严密的防御工事,亲自上城督战。双方激战五天,大小作战二十余次,终于将盗贼击退。这一消息传到临安,李昴英被朝廷连升两级,提拔为太学正。难能可贵的是,此次汀州民变,李昴英虽认为民变给当地居民治安带来极大危害,同时也表示地方官员的贪婪残暴亦为百姓民不聊生因而落草为寇的重要原因,持论公允,为百姓所信服。

  端平二年(1235年),因母亲过世,李昴英辞职在家守孝。李昴英丁忧期间,广州发生戍卒叛乱,负责守城的长官曾治凤被吓得弃城而逃。赋闲在家的名臣崔与之出面抚谕,派李昴英出城到叛军营中劝降。李昴英命人将自己从城上用绳子吊出城外,进入叛军军营,向叛军晓之以理,并宣谕允许叛军自新。大部分叛卒被李昴英说动,纷纷自动解甲散去,只有叛军首领曾忠等人因惧怕被诛而不肯投降。李昴英回城后,将叛军详情汇报崔与之。崔与之毅然令军队缉拿叛匪,叛军兵败山倒,曾忠等带少数人退踞端州(今广东肇庆),广州之围因此而解决。李昴英深入虎穴晓谕叛军的事迹传入朝廷,宋理宗将他升为大理司直。随后,朝廷任命崔与之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调集军队追杀叛军,终于平定这次叛乱。事后,崔与之向朝廷奏报有功人员,特别提到李昴英有“赞画”之功,宋理宗又将李昴英提拔为太学博士。

  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任命李昴英为直秘阁,任福建建宁宪仓提举,外放到福建做官。此时的李昴英已在朝为官多年,其疾恶如仇、执法必严的名声已经远播在外。他尚未到福建,当地贪官污吏就已被吓得“望风解印而去”,纷纷弃官潜逃,正直之士却夹道迎接。这一年,建宁遇到严重的灾荒,大量平民百姓陷入了危险境地。李昴英到建宁后,带头将自己的俸禄捐出,开展有条不紊的赈济工作,使大量的灾民得以生存下来。

  可是,李昴英在建宁打击贪腐,却得罪许多地方官绅。部分土豪劣绅凭借他们在朝中的靠山,罗织莫须有的罪证,向朝廷诬告李昴英。御史彭方在没有详细查证的情况下,向朝廷提出对李昴英的弹劾,以致李昴英被解除建宁的职务。此时,恰逢父亲客死异乡,李昴英不得不返乡丁忧。

  淳祐十二年(1252年),参知政事徐清叟再次向宋理宗极力举荐李昴英。宋理宗任命李昴英为直宝谟阁、江西提刑,兼知赣州。在江西为官期间,李昴英延续既往的风格,对赣州经济、法治、民风民俗、教育方面的政务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宋代诸军有余粮愿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叫作“坐仓”。这本来是对军人的优惠,后来竟然成为官员克减军卒月粮的手段。李昴英率先在江西禁止官员收纳坐仓钱。他告诫下属官员,必须保持“爱物存心,临财毋苟得”的操守,并宣布如果发现有官员违反规定,马上报提刑司依律惩处。

  提刑官在宋代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刑事审讯,李昴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执法严明,奖廉劾贪,使江西风气肃然。

  此外,为树立淳朴的社会风尚,推行教化,李昴英着手恢复古代的饮酒礼。针对江西山区较多少数民族的现实,他布告《谕峒长文》,试图以儒家思想教育山民。文中,他规劝少数民族的首领峒长能够与父母、兄弟、妻儿同乐,百官与百姓相安,并告诫道,如果自甘堕落,必受惩处。后来,朝廷将李昴英“教化冥顽无知,以开谕训诲之,使误入于恶者,良可悯也”的《谕峒长文》颁示天下,以供各地效法。李昴英离任江西后,江西百姓为其立像建祠,以示纪念。

  宝祐二年(1254年),李昴英离开江西,赴京担任大宗正卿,兼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此时的朝廷风气已经大不如前,奸相贾似道、宦官丁大全狼狈为奸,全面把持了国政。他们欺上瞒下,里应外合,将国家政务弄得乌烟瘴气,而朝廷百官却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李昴英自淳祐六年(1246年)犯颜直谏被革职之后,事隔数年回到临安担任京官,仍然不改本色,直言敢谏。他针对朝政上书进行批评,就连宋理宗的宠妃严妃也一起被指斥。当时的百官见到此景,一个个都侧目偷看他,为他捏了一把汗。宋理宗却很欣赏李昴英的刚直敢言,接连升迁李昴英为至龙图阁待制、尚书吏部左侍郎,加中大夫,兼翰林学士监修国史,甚至封赐了爵位食邑三百户。

  宝祐三年(1255年),御史洪天赐弹劾窃威作福的宦官卢允升、董宋臣,理宗皇帝先是为两个宦官辩护,后来干脆置之不理。洪天赐只能交还印信,要求辞职归里。李昴英再三上书为洪天赐鸣不平,可是宋理宗不予理会。二人于是同时辞官,离开朝廷。临行时,京城士庶争相设置酒宴为李昴英饯行,并为两个耿直官员的离去而痛惜不已。回乡后,李昴英开始整理老师崔与之文稿。宋理宗曾试图重新启用李昴英,召他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但是李昴英归隐之心已决,请辞不赴任。

  宝祐五年(1255年)李昴英卒于广州,谥“忠简”。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