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廉说丨周新(明):冷面寒铁 清风劲节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06   字体大小: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责善,朋友道,苟阿谀,胡取友为!这是明代广东广州籍名臣周新的一句名言。周新疾恶如仇、铁面无私、耿直敢言,人称“冷面寒铁公”。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明代名臣——周新的清廉故事。

爱廉说丨周新(明):冷面寒铁 清风劲节

图片

  周新,明代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世居广州城南高第里。他原名周志新,字日成,因明成祖朱棣常直呼其为“新”,遂以“新”为名、“志新”为字。洪武年间以诸生身份进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历任监察御史、浙江按察使等职,他为官清廉,以“善于断狱”著称。 

  周新身材魁梧,年少时已显得器宇轩昂,面目威严,气度过人。他遇事不平则鸣,待人严厉,每逢身边亲朋好友有所过失,必直言不讳地当面指出,全然不顾及朋友们的颜面。周新的朋友都说他为人过于直率,不懂人情世故,处事不够圆通,周新对此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能指出他人的过失,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如果对待他人,只懂得曲意逢迎,阿谀奉承,那算不上是真正的朋友。后来,朋友们都有错即改,总害怕自己的过错被周新知道,受到他的指责。

  建文元年(1399年),周新以乡贡进士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上任不久,就以善于断案而闻名。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即位,周新改任监察御史。在监察御史任上,周新就显示出其刚直不阿的一面,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他们的行为有失规范,他一律上奏弹劾,并没有因为弹劾对象的身份而有所顾忌。所以,不但朝中显贵对其有所畏惧,就连京城中小孩都知道这位监察御史的威严,每当大人谈及周新时,就会感到不寒而栗,跑去躲藏起来。由于周新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被大家誉为“冷面寒铁公”。

  永乐元年(1403年),周新奉命巡按福建,发现派驻福建沿海的卫所(明代派驻地方的一种军事建制)武官对州府地方官员不够尊重,于是将这种情况上奏朝廷,建议“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府卫官相见均礼”。其后卫所武官的行为有所收敛。后周新巡按北京,就当地的刑狱制度向朱棣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朱棣对周新信任有加,对其所奏的建议无不允准。

  永乐三年(1405年),周新升任浙江按察使。当时浙江一带,陈案堆积,冤案不止。当地含冤受屈的老百姓听说周新要来浙江出任按察使,都欢欣不已,看到了可以伸冤的希望。周新果然不负众望,到任浙江后,很快使得那些受屈者沉冤昭雪,无罪释放。

  周新在考察吏治、办理案件过程中,精明能干。周新初赴浙江上任时,刚骑马进入浙江境内,发现有成群的苍蝇蚊虫直扑马头,他认为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沿着蝇蚊的飞行的路线寻查,果然在树林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并从死者身上搜出了一枚小木印。周新通过仔细辨认,确定死者是一名贩布的商人,就此推测死者是被强盗见财起意而杀。抵达任所后,周新密令手下大量买入布料,发现布料上与该木印印文相符的,就将贩卖者带去审问,最终使杀人凶手落网。

  还有一次,有两个人共争一把伞,他俩都声称自己是该伞的主人,且两人都能准确说出雨伞上特有的标记。正在此案一筹莫展之际,周新下令将这把雨伞剖开两半,让他们各持其半。两人见事已至此,无奈归去。周新即派遣衙役尾随二人,且让其留意两人的对话。

  平民甲:哎,如果当初你愿意半价出售这把雨伞,那我们双方都能得益,又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呢?

  平民乙:这把雨伞本来就归我所有,凭什么低价卖给你呢?

  衙役:(心中暗想)原来如此!待我禀明周大人。

  周新:嗯,事已明晰。来人啊,将那个隐瞒真相的疑犯押回衙门再审,依法处置!

  平民甲:饶命啊,大人!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类似的案例,周新在其按察使任上还遇到不少,正如《明史》所言:“其他发奸摘伏,皆此类也。”正是由于周新能见微知著,细心观察,善于推理,才能将这些疑案一一告破。在浙江任职期间,周新以善断刑狱而名扬天下,其审判的案件,无人不信服。他施政总能从大局考虑,不拘泥于纠察小的过失,“以爱民为本,泽及无告”,即使是穷苦人家,受到冤屈都可以得到伸张。

  周新身为一省之按察使,负责掌管一省之刑狱。他对辖区内的刑狱状况十分重视,亦曾视察辖区内的刑狱情况。在一次“微服私访”期间,他得罪了某县的县官,被逮捕入狱。周新进入监狱后,与囚犯们交谈,了解该县的治理情况以及百姓的生活情况。在得知县官有贪污的行为后,当即表明身份。县官惶恐谢罪,周新依然将其贪污罪状上奏朝廷,使其受到弹劾而被罢职。

  周新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从不接受不义之财。有一次,同袍给他送来一只烤鹅,周新本不想接受,但转念一想这只烤鹅或许可以为其“代言”,故将其收下。周新命人将烤鹅悬挂起来,凡是后来人们向他送礼,周新都会指着这只烤鹅给他们看。周新以烤鹅作例,警示属下官员应拒绝私相授受,否则,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向周新送礼。他的同袍受礼于人时,总会问“冷面寒铁公知否?”

  明代厂卫制度严密,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即设立锦衣卫,赋予他们巡查缉捕之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朱棣即位后,更加强了锦衣卫的职权,赋予其可直接逮捕、审问犯人的权力,刑部、大理寺等无权过问。正是由于这种“无节制”的权力,使得明代锦衣卫有恃无恐,肆意欺压百姓乃至朝廷命官。当时的锦衣卫指挥纪纲颇受永乐皇帝的器重,他派一位千户前往浙江查办案件。这位千户在浙江境内作威作福,肆意索贿,周新欲将此人依法拿办,却让他逃走了。不久,周新送文册进京,途经涿州时,遇到这位知法犯法的千户,故将其逮捕,送入监牢,但后来不慎又被其逃脱,并向纪纲求救。纪纲于是向皇帝进谗,诬陷周新。皇帝听信谗言,下令将周新抓捕。在被移送进京的路上,周新受尽纪纲同党的折磨,几乎体无完肤。进京后,周新跪在大殿玉阶前,大声抗辩。但盛怒之下的永乐皇帝并没有听取周新的抗辩,反而认为周新大声疾呼是对自己无礼的表现,于是龙颜大怒,下令处决周新。临行前,周新仍在大声疾呼“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一代“冷面寒铁公”就这样含冤而死。不久,永乐帝反思此事,深感后悔,后来那位诬陷周新的锦衣卫指挥纪纲因罪伏法,周新的沉冤才得以昭雪。

  周新含冤而死的消息传回广州,广州士民感念周新之刚正廉洁,故将其故居所在的位于广州城南的“高第里”,改名为“仰忠街”,以彰其忠烈,现该街道仍沿用此名。

  周新死后,民间流传有不少关于周新羽化成神,继续治贪除恶,保境安民的传说。这些传说无不寄托着百姓希望“青天不灭”的美好愿望,正如明人黄佐所言:“新之清风劲节,固不待于此而自可传于不灭也。”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