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英烈传第十九期:革命者——谭其镜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9-11-05 15:51:46   字体大小:

  谭其镜,别号豁明,1904年3月10日生于广东罗定县石围乡赐禄村(今附城镇细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谭其镜进本乡初级小学,1917年考入县立第一高级小学,1919年小学毕业后,又在专科学校读了两年,1922年考进广东省立第八中学读书。
  谭其镜童年时就很懂事,放学回家,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和到田间劳动。他勤奋好学,有时在吃饭和走路的时候,也用筷子或手指比划着,练习写字。他做的课堂作业和考试答卷,经常都因成绩优良,被老师挑选出来贴堂。由于他品学兼优,得到了免费入学的奖励,族中长辈也很器重他。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展国民革命运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广东成为大革命的中心。正在中学读书的谭其镜,爱读进步书报,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1924年春,他得知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开始招生,决心投笔从戎,献身革命。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来到广州。在军校里,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歌:“效班超投笔从戎之志,为国为民,拯救贫苦农民于水火,虽粉身碎骨不容辞,国不宁,誓不回乡。”学习之余,他常常哼着这首诗歌,表达自己投身军旅、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和坚强意志。
  谭其镜在黄埔军校,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苦练军事技术,思想进步很快,成绩优良。1924年冬,军校第一期毕业,谭其镜留在军校,被分配在周恩来领导的政治部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中,他先后担任过指导员、教导团连党代表和组织科员等职,致力于军校的政治工作。他与廖仲恺、周恩来、何香凝等革命领导人常有书信往来。在他们的指导下,谭其镜忠实地执行军校制定的军事与政治并重的办校方针,对学生既重视军事训练,也重视政治训练。他按周恩来提出的政治工作方法,深入到班排中去,关心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艰苦细致的工作中,摸索到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并撰写了《怎样做一个政治指导员》和《怎样做一个武装党员》等文章。
  谭其镜每到一个地方,都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他曾写信回乡,动员父老乡亲支持国民革命,劝告叔祖谭文台退租退押,放弃收租剥削;还深入东莞、宝安等地农村发动农民,帮助他们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1925年6月,谭其镜等六人受革命政府的派遣,前往东莞、宝安两县训练农军。1926年,谭其镜被任命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北伐出师后,国民党中央军人部设立临时驻粤委员会,任命谭其镜为委员,参与筹划和处理广东、广西、福建驻军的党务和设置党代表等事宜。同年冬,他出任中央兵工试验厂国民党党代表,筹建国民党特别区党部。他身兼数职,经常奔走于政治部、国民党中央军人部和兵工厂等部门积极工作。
  谭其镜认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基础,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他十分重视向革命队伍灌输革命理论,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等革命主张,用以指导革命行动。他曾在入伍生部办的《民众的武力》周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革命党缺少有组织训练的群众作基础,指出工人阶级是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军,百折不挠的敢死队。要求革命队伍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一切尚未组织起来的民众赶快组织起来,使国民革命中之主要力量工人阶级、广大的农民群众及城市小商民结成巩固的革命战线,并使武力与民众结合起来,造成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强大的革命武力,以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铲除国内一切恶势力”“准备直接与国际帝国主义者对垒”,完成国民革命,建设民主主义自由独立的中国。他强调“纪律是党和军队的生命”,革命党人和革命军人的行动必须完全集体化、纪律化,绝对受党纪和军纪的支配。一定要消除一切旧思想、旧习惯、旧行动,在艰苦患难中奋斗,养成坚忍耐劳、百折不回的精神。只有用这样的高标准进行严格的政治训练,才能培养出一支主义明、有理想、不怕牺牲、纪律严明的革命军队,战胜敌人。
  谭其镜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军人之表率。他经常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名言来自勉,还在办公室里贴上一幅律己的格言:“酒为穿肠之毒物,烟(鸦片)为灭种灭国之祸根,色为削肉之钢刀。”天天对着它,时时反躬自问,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他的收入不算少,但从不乱花钱,除自己的基本生活外,多用以助人。谁有困难,他都乐于相助。1927年初,谭其镜与熊雄等一起任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北伐军克复上海、南京后,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加紧策划叛变革命的阴谋活动。军校特别党部决定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谭其镜和熊雄都是筹备委员会委员。四月初,大会顺利召开,谭其镜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会议重申北伐的胜利是“武力与民众结合的胜利”“我们必须与国民革命中之主要力量工人阶级、广大的农民群众及城市小商民结合成巩固的联合……使武力与革命民众完全结合起来,使武力完全成为民众的武力。”会议并根据当时革命阵营内部右派势力打击共产党,限制工农民运动,破坏国共合作,分裂革命队伍的严重事态发展,再次强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号召革命者警惕敌人分裂革命的阴谋。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广州的形势也急转直下,在紧急关头,谭其镜根据党的指示留在广州坚持斗争。他的朋友都为他的安全担心,有人偷偷地劝他趁早脱离中国共产党,不然就暂时离开广州避避风头也好。他坚定地回答说:“怕死就不革命了,干革命是随时准备牺牲的”。他坚守岗位,毫不畏缩,在敌人的刀口下,英勇战斗。这时,风声越来越紧,为了做好应变准备,保存革命力量,他深入到入伍生各团、营去,找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谈心,要求大家提高警惕,时刻准备战斗。
  4月15日凌晨,他在芳草街的家中清理文件时,广州警备司令部的反动军警突然包围了他的住宅。两个持枪的军警敲门。谭其镜出来开门。军警问:“谭其镜先生在家吗?”谭其镜见来人是全副武装的军警,便机警地说:“其镜不在家。”军警追问:“你是何人?”他回答说:“我是他的弟弟。”军警听后,冲进屋里搜查,还向同住的女工打听其镜的行踪。因为女工已经听到了其镜与军警的对话,亦感到情况有异,便连忙告诉军警说:“其镜没有回来,刚才那个人是他的弟弟谭其炯”。岂料“镜”与“炯”读音相近,反动军警听了,立即急转入内,将谭其镜逮捕,戴上手铐脚镣。谭其镜妻梁九妹见状,冲出来同反动军警拼搏,结果被踢倒在地上。目睹此情此景,谭其镜知道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开始在广州进行大屠杀,压不住心头的愤怒,大义凛然他说:“共产党人是捉不尽杀不绝的,我倒了,还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还嘱咐妻子:“不要为我伤心,你腹中之物,是男是女,生下来后都要将他抚养成人,继承我的革命志向。”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他被关押在乐斯戏院,后又和萧楚女、刘尔崧、毕磊等共产党人一起被押送到南石头惩戒场监禁。4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将谭其镜等共产党人秘密枪杀了。其镜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