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红色诗词第三期:登广州镇海楼
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9-07-15 14:55:32   字体大小:
 登广州镇海楼
陈 毅
    
   羊城高楼接大荒②,五百余载镇海疆。
    四时花木春烂漫,满腔语调古铿锵。
    百年海舶带灾祸,历代谪宦富篇章。
    最是人民革命好,黄花岗连红花岗。
选自李穗梅著《镇海楼》,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镇海楼

镇海楼①镇海楼:位于广州越秀山上,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明朝时期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远眺,随波荡漾,尤为壮观,故得名“望海楼”。直至明朝嘉靖年间改名“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为广州博物馆馆址。
②大荒:偏远荒凉的地方。

★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从事党的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师长、第六军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授予元帅军衔,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主要诗词编为《陈毅诗词选集》。

★写作背景★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光荣历史。作者在参观镇海楼后写下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广州人民为完成近代民主革命任务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此诗约作于1957年。

★诗词赏析★
      诗的首联写诗人登上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镇海楼远眺广州:城内高楼林立,远接大荒;车水马龙,一派繁华。颔联写广州风情:四时如春,繁花似锦;古音铿锵,粤调婉转。颈联以对比手法写广州历史:历代贬谪的官员为广州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帝国主义侵略者却给广州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尾联歌颂了广州人民在革命时期的丰功伟绩:从黄花岗起义到广州起义,无数英烈献出宝贵的生命。全诗寓情于景,纵横捭阖,气势开阔,融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观察于一炉,是咏镇海楼的名作。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