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广州市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及答疑(第一批)》
规范礼品捐赠“度量衡” 让营商环境清清爽爽
参加企业活动,能收下纪念品吗?未能及时拒收的礼品,该如何处理?能否用公款买纪念品送给企业?……随着《广州市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及答疑(第一批)》(以下简称《指引》)的出台,今后,在礼品捐赠问题上存在的诸多疑虑将有答案。连日来,受访政企人士、专家学者纷纷称赞《指引》是名副其实的“工具宝典”,为政商交往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操作标准,建立了规范“度量衡”,对持续优化广州营商环境意义深远。
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再高:
《指引》针对性操作性强 有利于在工作中清晰把握好交往边界
“《指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系统厘清了公职人员在政商交往实际场景中的政策边界不清、纪法认识模糊等诸多问题。”杨再高表示,针对基层一线在政商交往中反映的意见及问题,《指引》聚焦招商引资和涉企服务、接待就餐、交通用车、差旅住宿、礼品捐赠、对外交流等方面高频事项行为进行了规范,既有对交往行为的典型场景和案例问答进行解释分析,又有对交往行为的“红线”提醒、正负面清单指引及相关依据进行全面呈现,“这有助于推动我市公职人员更好在政商交往中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切实把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同时也有助于我市公职人员在积极主动服务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守住‘底线’、不逾‘红线’,从而有效保护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杨再高认为,以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参加企业、商会等举办的活动时,在能否收送企业赠送礼品方面存在边界不清、认识模糊等问题,要么连非贵重的企业宣传品、文创产品一概不收,要么礼品、礼金、消费卡和其他财物来者不拒,导致政商关系清而有疏、亲而逾矩问题同时存在,企业对此意见较多,公职人员也存在廉政风险,“新出台的《指引》就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关于礼品捐赠方面,就企业赠送的纪念品、礼品,哪些可以收、哪些不能收,政策边界讲得非常清晰,纪法要求分析非常明确,这样就有针对性地解答了公职人员在积极主动参加涉企助企活动时能否收送纪念品、礼品的困惑。”《指引》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清晰把握好交往边界、规范好自身行为,更好地在政商交往中做到亲不逾矩、亲不远疏、亲清统一,更好地在助企帮企中展现风清气正、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