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建议》如何坚持处理好五个关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11-05   字体大小:

  11月3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公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制定出一个高瞻远瞩、务实管用的规划建议。

  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建议》开篇即指出了“十四五”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中的重要地位。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建议》阐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建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就体现了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设定“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重要准绳。

  “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方面,《建议》提出,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如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等。《建议》还提出,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具体包括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等。

  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方面,《建议》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进行了部署,比如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等。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使14亿中国人民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逐步迈向共同富裕。

  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建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

  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建议》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具体部署如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如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如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等等。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入参与国际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议》提出,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提升出口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此外,《建议》还单列一部分,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对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进行部署。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翻阅《建议》全文,“安全”一词多次出现。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使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的矛盾并存,社会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

  面对今后五年的风险挑战,《建议》提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建议》还设置专章,从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行部署。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是底线思维。《建议》坚持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就是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

  《建议》对二〇三五年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管大方向、定大战略,是其鲜明特点。

  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议》从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比如,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把安全发展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特别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这些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对于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具体部署。例如,在部署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分,明确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既有战略部署又有战术安排,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建议》为开启发展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原则。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