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廉洁广州建设定期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在发布会上向媒体记者通报了广州市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以及近期市纪委查处市管干部案件工作等情况,梅河清回答了现场媒体记者的提问。驻穗各新闻媒体及广州市纪委监察局有关室厅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
广州市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情况
广州市纪委监察局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的要求,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确保职能更加明确、方式更加科学、作风更加过硬,全面提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
聚焦主业转职能,进一步增强执纪监督力量。一是加大议事机构清理力度,切实把职能聚焦到主业上来。为解决纪检监察工作发散有余、聚焦不足的问题,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依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把牵头或参与的议事机构从236个减少到25个,清理比例达到89%,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坚决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二是改革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内设机构,切实把更多力量调配到主业上来。今年以来,参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做法,在不增加编制和机构的情况下,市纪委监察局通过内部深挖、盘活存量,进行内设机构改革,把党风廉政建设室、纠风室整合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增设第四纪检监察室,机关办案部门由5个增加到6个(含两个派驻市属国企巡察组),把更多力量压到主业上。三是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近年来,围绕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广州市委、市政府已形成了一些制度化、程序化的做法,比如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反腐倡廉工作情况汇报;每年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暨廉洁广州建设情况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开展区、市直部门和市属国企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述德活动;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不定期约谈区纪委书记、派驻(出)纪检组长,了解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层层传导压力。
强化监督转方式,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一是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决定,市纪委监察局在市、区两级纪委组织开展了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同志为组长的市纪委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召开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对市、区两级纪委的试点工作进行再动员部署,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组织对有关单位案管部门及案件检查部门的相关业务培训,加强对下级对口业务部门的督促指导,准确把握“向谁报告”、“报告什么”和“怎么报告”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等关键问题,强化“同时、全面、规范”报告的工作意识。认真做好首次填报工作。各级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安排专人牵头负责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的汇总上报和受理分送工作,各级案件检查部门也安排了专人负责对下级纪委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工作。目前,市、区两级已顺利完成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的首次填报工作。二是围绕增强震慑力目标,切实改进案件查办工作。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打虎除蝇”的强劲势头,不断加大惩贪治腐力度,今年1至5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数量(含上级交办)3292件,立案302件314人,同比上升17.97%和21.24%。其中,要案67件69人(含市管干部20件20人),大案81件,结案180件,处分180人,查办案件主业工作成效明显。加大线索管理工作力度。围绕上级交办、领导批示、实名举报、舆论关注、线索清晰、性质恶劣等六类重点案件线索开展排查,对排查出的重要案件线索,加大初核力度。今年1至5月,全市初核数同比上升258.06%,初核率同比增加20.16%。着力“打虎”形成威慑。今年1至5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案件67件,占立案总数的22.19%。其中,市管干部20件,同比增加122%,超过2013年全年查办市管干部总数,其中重点查处了市人社局原局长崔仁泉、市质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梁建清、市交委副主任杜良英、白云区副区长龚辉等人受贿案。“除蝇”务尽力度不减。集中解决一批发生在农村基层的腐败案件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先后查处了白云区国土房管分局土地执法监察大队队长肖书华失职渎职案、萝岗区九龙镇旺村党支部书记钟振雄职务侵占案等,以高位“打虎”和低位“除蝇”同步的办案格局,彰显了惩贪治腐的震慑力度。继续推进标准信访、数字信访、阳光信访工作。实现了市、区、镇(街)全覆盖。今年一季度,全市信访举报核查率和举报结案率达到92.71%和28.65%。强化行政执法电子监察工作。目前,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共监察执法单位16个,从2012年9月开展正式监察以来,共监察案件183853宗,异常率由21.59%下降到0.012%。监察异常数由2012年9月试运行期间的24151次下降到13次。三是着力强化派驻机构监督。自2006年以来,广州市先后分三批对全市46个政府部门实行了点对点的全面派驻。为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作用,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异体选拔”破困局。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新提任派驻纪检组长必须交流提拔使用,不能从驻在部门选拔产生,防止新提任派驻纪检组长工作受驻在部门老关系干扰。“排位优先”增权威。要求派驻纪检组长在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副职中的排名,必须严格按照任职时间顺序排列;任职时间相同时,派驻纪检组长的排名优先于其他副职。“专司主业”强监督。禁止派驻纪检组长参与驻在部门具体业务、分管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的其他工作,确保派驻纪检组长更加专注纪检监察主业。“定期交流”促廉洁。要求派驻纪检组长“在同一派驻机构连续工作满5年必须交流”。“退休双轨”解后忧。规定派驻纪检组长退休时可以自愿选择在驻在部门或者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办理退休手续。四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今年以来,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系列文件要求,加强监督问责,重点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和侵害群众利益等“四风”突出问题,全面加强作风监督检查工作,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加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问责。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月报制度,节日等特殊时期周报制度。及时掌握全市包括楼堂馆所违规问题、公款大吃大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公款旅游(国内)、公款出国境旅游、大办婚丧喜庆、收送节礼、违反工作纪律等9类问题的查处情况。今年以来,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宗,受到党纪政纪处分7人。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的行为,检查、监督、查处情况纳入年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作为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查处群众反映的涉嫌公款旅游信访件4件,对2名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继续运用“曝光台”、“回访台”和“排行榜”全面加强作风监督问责工作。坚持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对曝光问题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律点名道姓,绝不遮丑护短。今年第四期曝光台点名道姓曝光了6起党员干部违纪接受宴请、收受“红包”礼金礼品案件,第五期曝光台曝光了3起领导干部不收手不收敛继续收受贿赂的案件,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今年1月至5月,市纪委会同市直机关工作发布“曝光台”5期,共曝光“四风”和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问题128个,其中包括33件已立案查处或落实问责的“四风”典型案件,通过“曝光台”的“排头兵”栏目宣传正面典型16个,进一步拓展“曝光台”的影响力。从今年5月开始,“曝光台”除市委、市政府大院设置外,还在市人大和市政协机关增加设置点,同时在广州市作风监察信息系统发布电子版,将“曝光台”办到全市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脑桌面。同时,将设置“曝光台”的做法推广到全市各单位。截至今年5月底,12个区(县级市)均开设了各自的“曝光台”,共发布45期,曝光问题526个;发布“排行榜”5期,列入排行榜的56个市直单位中,有50个单位开设了“曝光台”,共发布173期,曝光问题772个,市各级各单位查摆不良作风问题1663个,全部整改完毕。强化网络纠风工作。通过强化市民投诉的实时受理、分送办理、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市民评价“五位一体”的纠风网投诉工作机制,及时受理查处政风行风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今年1至5月,广州纠风网共收到群众投诉和建议374件,其中涉及政风行风问题的投诉250件,办结回复率为100%。
秉公执纪转作风,打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一是成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今年4月份,市纪委新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遵守和执行党章以及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按照管理权限受理有关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负责问题线索初核及案件审查工作,研究制定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的规定,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监督工作等,强化对纪检监察系统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同时,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防止“灯下黑”。二是健全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用制度规范干部权力运行。制定出台《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干部轮岗交流、回避、谈话、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出国(境)管理等制度,完善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的受理、办理、核查和督办等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切实把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针对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缺失问题,制定出台《广州市贯彻〈广东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实施办法》,明确列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不准打着领导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的旗号办私事、谋私利、徇私情,不准为被调查对象打探说情、通风报信、出谋划策,不准接受不健康的陪侍服务等十类禁止性行为以及违反“十个不准”相关规定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机制措施,进一步严格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为,努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为适应职能、方式转变工作需要,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注重提高能力素质,强化多岗位锻炼,切实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去年以来,通过开设每月一期的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讲座,先后举办行政监察、信访举报处理、案件调查取证等主题讲座15期,集中培训干部2000多人次;先后选派40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中纪委北戴河培训中心、杭州培训中心等参加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疑难案件突破、案件审理、网络舆情等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有计划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分别到镇街基层、贫困山区、省纪委挂职锻炼,定期选派科级干部到市纪委监察局信访室、审理室跟班学习,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多岗位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实干能力。
近期查处的涉嫌公车私用问题的典型案例
近日,有群众向市纪委举报粤A01240公务车涉嫌公车私用。经核实,粤A01240原属白云区江高镇畜牧兽医站公务用车。白云区江高镇党委组织委员符某,违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有关规定,擅自使用该车接送小孩参加补习班,属公车私用。依据干部管理权限,白云区纪委近期依纪依规对其进行追究处理。市纪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表示,非常感谢并热忱欢迎广大市民对公车私用问题进行监督。
近期市纪委查处市管干部案件情况
近日,广州市纪委对从化市政府党组成员刘伟灵涉嫌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鉴于刘伟灵涉嫌构成犯罪,已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穗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