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不熟练 害人来回跑——计生专员因对业务不熟练引发群众不满被通报批评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31   字体大小:

  查控违建不力,7名党员干部被追责;少报731个编制编办,领导被追责;漏报资料,导致残疾人乘车卡迟迟未能办好;计生业务不熟,害得群众来回跑……广州市日前曝光了白云区五个“为官不为”典型案例。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了解到,今年以来,白云区纪委监察局共查处了12宗“为官不为”问题,共对39人进行了追责。

  典型案例

  【计生业务不熟导致群众来回跑】

  2016年,白云区金沙街新凤社区居委会计生专员邱政在办理居民李某某申请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向群众准确说明申请条件和所需资料,在打印相关申请资料时,又遗漏了部分资料,导致群众多次往返,引发群众不满。邱政受到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2016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的问责处理;新凤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冯耀受到诫勉谈话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处理。

  【漏报资料拖延残疾人乘车卡办理】

  2015年3月至10月期间,白云区残联下属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志卫在办理残疾人姜某某免费乘车卡的过程中,对申请资料保存、管理不善,在向上级残联提交审批资料时漏填漏报,导致乘车卡长时间未能办好。杨志卫被区残联解除劳动合同;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所长夏赞曙受到全区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和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处理;时任区残联理事长罗发通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少报731个编制编办领导被追责】

  2013年2月,时任白云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胡志军未经区编办主任赵英群同意,擅自更改上报数据,导致上报的2012年度区编制统计数比区自行核定数量少了731个。2014年8月,赵英群发现问题后,未及时向区主要领导报告。赵英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胡志军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整治措施

  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排名靠后 负责人被约谈

  白云区领导对治理“为官不为”问题非常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区委书记马文田、区纪委书记张叶东分别对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白云建设检查考核综合排名后三位的6个单位党(工)委负责人、纪(工)委负责人进行逐一约谈,张叶东还分别约谈了8名新任街道纪工委书记。

  白云区纪委有针对性地组织对环保、查控“两违”、安全生产、环境整治、临小工程管理、政务公开等重点领域的作风问题开展监督检查,防范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生冷硬推、推诿扯皮及选择性执法、形式执法等问题。

  同时,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从群众来信来访、上级交办件中排查筛选“为官不为”线索,认真分析研判和调查核实。此外,对省行政效能投诉平台、反“四风”一键通微信举报平台转来工作作风方面的投诉件进行重点督办核查,对可能涉及“为官不为”问题的舆情,迅速介入调查处理,一经核实,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定考核办法 防执法部门不作为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区纪委印发了《关于白云区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约谈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约谈指导督促工作,及时提醒警示“四风”、“为官不为”等各类苗头性、倾向性、共性问题。

  针对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手段单一、力度偏软问题,白云区纪委牵头督促城管、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制定执法部门考核办法,强化一线执法人员的履职意识,使执法体现“利齿”作用,对违法问题利剑高悬,有效防范执法部门的不作为问题。

  “为官不为”典型案例全区点名通报

  “运用‘通报’整治‘为官不为’是我们的特色做法。”白云区纪委常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简伟东介绍称。区内查处的典型案例,一律向全区各单位印发通报,不仅指名道姓地通报基本情况、提出问责处分意见,还剖析案发原因,并从完善制度的角度提出整改要求或者探讨治理对策。

  记者看到,从2015年至今,白云区纪委共发出通报23期,部分案例还在区内媒体及白云区机关作风曝光台上曝光。“通过这种‘一人有病,大家都打预防针’的措施,在达到警示教育的同时,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也达到了整治‘为官不为’的良好效果。”简伟东说。

  早在2013年,白云区在全市率先打造“机关作风曝光台”。至今,白云区机关作风曝光台已制作了34期,涉及问题530多个,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管执法、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涉及单位420个(次)。 (文/广州日报记者汤南、魏丽娜 通讯员穗纪宣)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