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报731个编制 编办领导被追责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1   字体大小:

  查控违建不力7名党员干部被追责;少报731个编制编办领导被追责;漏报资料,导致残疾人乘车卡迟迟未能办好;计生业务不熟,害得群众来回跑;……广州市日前曝光了白云区五个“为官不为”典型案例。

  昨日,记者从白云区了解到,该区压实“两个责任”,紧扣中心工作,强化重点工作监察,严肃执纪问责,坚决查处“为官不为”问题。今年以来,白云区纪委监察局共查处了12宗“为官不为”问题,共对39人进行了追责。

  文/广州日报记者汤南 通讯员穗纪宣



  【典型案例】

  查控违建不力7名党员干部被追责

  2014年4月至10月期间,白云区嘉禾街城管执法队、城管科在查控“山门口”地块超高超大违法建筑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查处,导致该违法建筑边控边建直至封顶。

  区下达清拆任务后,街道有关部门仍然消极观望,仅对该违法建设九层楼面进行部分清拆。时任街城管科科长张寒松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时任街道城管执法队代理队长陈姿周受到行政记过处分;时任街道副主任、分管控违工作的何汉钧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被免去街道副主任职务,按提任前职级重新安排工作;时任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志明受到行政警告处分;时任街道党工委书记蔡伟桥、纪工委书记孔丽雅、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主任余炳堂分别受到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等处理。

  计重结算致2600多棵树木被砍

  2013年5月,原白云区交通局下属公路养护中心违规将江高路段公路两旁绿化树木的修剪工作交由无资质、无条件的公路道班实施,并片面以修剪下的木料重量作为唯一的费用结算标准,导致树木修剪工作变成长达一个多月的乱砍滥伐,最终导致2600多棵树木被砍伐。该养护中心9人因对路旁绿化树木监护不力被追责。其中:原白云区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人员丁红光、申永东受到行政记过处分,楚景占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原区交管总站站长刘秀元、副站长张小峰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原区交通局局长吴坚敏、副局长邹新瑞,原区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人员周文峰、杨新分别受到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处理。

  少报731个编制编办领导被追责

  2013年2月,时任白云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胡志军未经区编办主任赵英群同意,擅自更改上报数据,导致向市编办上报的2012年度区编制统计数比区自行核定数量少了731名。2014年8月,赵英群发现问题后,未及时向区主要领导报告,导致问题解决失去最佳时机,造成白云区事业编制数大幅减少,给编制调配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赵英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胡志军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漏报资料拖延残疾人车卡办理

  2015年3月至10月期间,白云区残联下属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聘用制工作人员杨志卫在办理残疾人姜某某免费乘车卡的过程中,对申请资料保存、管理不善,在向上级残联提交审批资料时漏填漏报,发现问题后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导致乘车卡长时间未能办好,被省纪委暗访、曝光。杨志卫被区残联解除劳动合同;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所长夏赞曙受到全区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和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处理;时任区残联理事长罗发通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计生业务不熟导致群众来回跑

  2016年,白云区金沙街新凤社区居委会计生专员邱政在办理居民李某某申请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过程中,既没有向群众准确说明申请条件和所需资料,在打印相关申请资料时,又遗漏了部分资料,导致群众多次往返,引发群众不满。邱政受到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2016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的问责处理;新凤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冯耀受到诫勉谈话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处理。

  【整治措施】

  党廉建设考核靠后,负责人被约谈

  白云区领导对治理“为官不为”问题非常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区委书记马文田、区纪委书记张叶东分别对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白云建设检查考核综合排名后三位的6个单位党(工)委负责人、纪(工)委负责人进行逐一约谈,区纪委张叶东书记还分别约谈了八名新任街道纪工委书记,持续传导落实“两个责任”的压力。

  白云区纪委有针对性地组织对环保、查控“两违”、安全生产、环境整治、临小工程管理、政务公开等重点领域的作风问题开展监督检查,防范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及选择性执法、形式执法等问题。

  同时,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从群众来信来访、上级交办件中排查筛选“为官不为”线索,认真分析研判和调查核实。同时,对广东省行政效能投诉平台、广州反“四风”一键通微信举报平台转来工作作风方面的投诉件进行重点督办核查。此外,指定专人定期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对可能涉及“为官不为”问题的舆情,迅速介入调查处理,一经核实,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定考核办法 防执法部门不作为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区纪委印发了《关于白云区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约谈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约谈指导督促工作、及时提醒警示“四风”、“为官不为”等各类苗头性、倾向性、共性问题。

  针对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手段单一,力度偏软问题,白云区纪委牵头督促城管、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制定执法部门考核办法,强化一线执法人员的履职意识,使执法体现“利齿”作用,对违法问题利剑高悬,有效防范执法部门的不作为问题。

  为官不为典型全区点名通报

  “运用‘通报’整治‘为官不为’是我们的特色做法”,白云区纪委常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简伟东介绍称,区内查处的典型案例,一律向全区各单位印发通报,不仅指名道姓地通报基本情况、提出问责处分意见,还剖析案发原因,并从完善制度的角度提出整改要求或者探讨治理对策。

  记者看到,从2015年至今,白云区纪委共发出通报23期,部分案例还在区内媒体及白云区机关作风曝光台上曝光。“通过这种‘一人有病,大家都打预防针’措施,在达到警示教育的同时,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也达到整治为官不为的良好效果”,简伟东说。

  早在2013年,白云区在全市率先打造“机关作风曝光台”,通过暗访、曝光、问责、整改、鼓劲“五位一体”的组合拳,督促作风转变、效能提升。至今,白云区机关作风曝光台已制作了34期,涉及问题530多个,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管执法、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涉及单位420个(次)。

  【整治效果】

  查处“为官不为”12宗 39人被追责

  白云区准确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针对“为官不为”等问题开展谈话提醒、诫勉谈话、责任制约谈,今年以来,全区各单位共对631人次进行了谈话提醒,咬耳扯袖541人次,红脸出汗90人次。

  同时,注重发挥监督执纪结果的运用,对查处“为官不为”问题的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对经调查核实为“为官不为”问题的,对失职责任人一律严格追责。通过严肃执纪问责,为“为官不为”问题戴上紧箍咒,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察局共查处了12宗“为官不为”问题,共对39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其中立案查处14人(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人,10人正在办理处分手续),其余25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等其他问责处理。

  白云区纪委书记张叶东表示,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党内两部法规,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持续释放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对各类为官不为问题的问责力度不减,一旦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为官不为问题,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问责。作为执纪者,问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使“为官为民”意识入脑入心,坚决防范“为官不为”问题发生。


浏览次数:
-